汪厚田
摘 要:當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不斷深入到教學中后,教師的教學思想也有了極大的轉變,大多數教師都已經認識到了自己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致力于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質量。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也須得具有創新意識,以嶄新的教學方法認真對待課堂教學,使學生愛上數學。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千篇一律,導致學生一直處于一種相同的氛圍之下枯燥地學習著具有難度的數學知識,最終造成了課堂教學效率的低效性。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根據以往傳統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設計出良好的解決對策,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法作如下探究:
一、通過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情境
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這是社會群眾所公認的,而學生之間的學習水平天生存在差異性,這就造成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一。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能夠更加有動力的去學習數學知識,以求能夠達到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豐富的圖形世界》這一節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了一些幾何模型,讓學生通過觀看這些幾何圖形,嘗試說出這些幾何圖形的實際背景,進而引入了課題。然后,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實際情境的簡易圖,使學生了解了幾何體由點、線、面組成,并帶領學生探究了棱柱和棱錐的有關概念。之后,我指導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習的幾何體進行了分類,使學生了解了各種圖形的不同特征,并通過習題檢測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了當堂反饋,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所學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識。最后,我讓學生互相交流了這節課得到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直觀情境,使學生經歷了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圖形的過程,感受到了圖形世界的多姿多彩,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大大提升了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開展合作學習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理念的影響下,廣大教師都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方法,為的是能夠讓學生親身參與到課堂當中主動學習知識。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將課堂充分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自身的主人翁意識,進而引導學生高效學習數學知識,綻放出精彩的初中數學課堂。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這一節時,首先,我帶領學生回顧了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為后繼要探究的問題做了鋪墊,。然后,我將學生劃分成了學習小組,讓學生合作思考如何把四邊形的內角和轉化為三角形的內角和,有幾種方法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進而引導學生探究了五邊形和六邊形的內角和,使學生逐漸發現了多邊形內角和與邊數的關系。之后,我通過布置習題,并引導學生進行解決,幫助學生加深了對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印象,使學生學會了如何運用多邊形內角和公式進行解題。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讓學生交流了這節課所學到的數學思想以及得到了哪些收獲。這樣,我通過開展合作學習,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切實綻放出了精彩的初中數學課堂。
三、聯系實際生活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數學中的理論知識都是從生活中提煉而來,尤其是隨著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深入學習,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數學知識都有生活的影子。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我們十分有必要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讓學生發現學習數學知識的現實價值,幫助學生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真正意義上實現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優化。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不等式》這一節時,首先,我為學生引入了在公園中玩蹺蹺板的生活問題,對學生說道:“小明的體重是30kg,小明媽媽的體重是55kg,若他們兩人一人坐一頭,誰會網上翹?”由此使學生形象地感受到了體重不等的關系,引入了課題。然后,我為學生引入了生活中大量的不等關系,引導學生嘗試用不等式將其進行表示,從而使學生知道了用不等號表示不等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加深了學生對不等式概念的理解。之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不等式問題中的關鍵用詞,如“最”、“非負數”等,旨在提高學生歸納能力。最后,我讓學生交流了在這節課中得到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聯系實際生活,使學生體會到了不等式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種模型,從而提高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充分實現了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優化。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在設計教學方法時要堅定新課改中“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而增前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獲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郭洪軍.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155-156.
[2]趙洪銀.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分析[J].才智,2018(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