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柱
摘 要: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高新科技企業以及電力企業,各個地方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效率得到明顯提升,發展模式得到優化,積極投身于國家綠色環保主題規劃大潮中,積極的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將無污染理念貫徹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本文就發電企業安全生產及環保作出探究,深入分析發電企業的生產安全以及環保生產,并提出兩者融合發展的相關策略,以望能夠促進我國發電企業的可持續化發展。
關鍵詞:發電企業;安全生產;環保
前言:電力安全生產與我國人民生日常生活起居息息相關,更關聯著我國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一些大型國有企業的資源利用以及新型的高科技項目都需要電力能源的支持,電力安全甚至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線,對于發電企業的安全生產,社會各界以及各級政府部門都報以高度重視。當下,電力行業生產的主題就是“安全、綠色、健康”,發電企業應當緊緊抓住節能環保的發展理念,響應國家號召,發揮國有企業的社會、經濟以及政治責任,對生產技術進行創新與優化,最大限度降低生產能耗,將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嚴格進行日產管理,促使環保日常管理水平的提升,實現可持續化發展。
1、發電企業安全生產
1.1、生產全過程管理
首先,發電企業應當重視組織領導,及時成立安全監督小組、質量管控小組以及工期管控小組,對工期、質量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管控進行有效結合,利用的當下先進的微信軟件成立微信群,借助微信平臺開展質量監督工作,在微信群中布置各項工作,并要求各個部門的管理者及時匯報工作,促使管理的時效性得以提升。將企業電力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違章以及安全隱患及時的進行公布,要求各個部門能夠進行及時的反饋以及糾正,將隱患的整改效果也及時的反饋在微信群中,真正實現全過程、高時效性的管理。
1.2、提升工作人員安全生產意識
發電企業應當在每日的開工以及收工工作中進行現指認交底工作,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成產意識,制定安全生產領導到安全生產員工之間的層級管理制度,各級管理人員應當對自身的崗位職責進行明確,依照自身的工作崗位每天參加相應的班組開工、收工交底。管理人員應當利用班組交底的時間將行業內的安全生產事故進行通報,提升工作人員的警惕性,并將一些高風險的作業注意事項講解給工作人員。發電企業應當及時樹立“主動安全、以人文本、風險預控、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并將這些工作理念深切的貫徹落實在實際工作中,確保工作人員有充足的安全生產意識,保障發電企業生產工作的安全性。
1.3、注重風險管理
發電企業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應當嚴格執行“六不開工”原則以及高風險作業許可,對高風險作業項目進行嚴密的管控,嚴格執行許可制對待重大起吊、一級動火以及受限空間作業項目。在這些高風險作業項目開展之前,生產部門應當前往管理部門辦理生產許可手續,在經過安監部門、技術部門以及主管部門的審核之后方可開工生產,同時要將“六不開工”原則深刻貫徹在生產管理的過程中。
2、發電企業環保生產
發電企業應當樹立良好的“凈”和“安”發展戰略思想,促進發電企業的穩定和諧發展。電力企業應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探索,通過不斷的探索進行積累,在不斷的積累中得到升華,形成良好的企業發展觀念以及安全生產觀念,促使企業文化內涵得到不斷的升華,形成以“凈”和“安”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文化。同時,發電企業應當將這種企業文化深深植根在企業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心中,讓員工認可企業文化,在企業中形成良好的凝聚力推動企業的發展。
全力推行現場檢修標準化作業,提升檢修的質量,用扎實的檢修質量來保障企業的效益。實行檢修項目管理負責人制度,推行重大檢修項目技術交底工作,明確監督崗位的職責,敦促企業生產過程中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現象。設置作業點管理看板,將每一項工作的具體作業項目、負責人以及聯系方式公布在作業點看板上,同時羅列工作內容的安全技術措施,風險便被等內容,保障每一項工作都能夠按照相關的公司要求以及技術要求開展,用最大的工作質量來保障生產效益,進而在生產以及檢修方面最大程度的避免資源浪費,實現環保生產發展戰略目標。
3、發電企業安全生產與環保生產的結合
隨著我國近年來眾多發電企業的環保日常管理以及設備健康水平得到了穩步的提升,因此應當進一步做好低排放改造工作,實現資源統籌管理工作效益的穩步提升。發電企業的生產技術部門應當作為公司環保工作的主管部門,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以及《環保法》的相關規定來制定企業環境保護制度以及脫硫脫硝的生產標準,對危險廢物的管理進行強化,積極引進先進的環保管理設備,提升設備管理的可靠性,堅持不懈提升員工的環保意識以及環保意識。
發電企業應當定期開展自我監測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自行監測方案,每周對有組織廢氣、煙塵污染物、NOX以及SO2等污染物的排放進行監測,無組織廢棄排放監測每月進行一次,發電廠周邊噪音以及地下水將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監測,將所有檢測結果上傳企業官方網站中以供社會監督,用更加積極的態度投身于環保工作中。發電企業應當對機組環保排放指標超編的問題報以重視,對于環保超標的情況應當進行堅持不懈的檢查。其次,還要重視現代先進技術的應用,積極引進先進的環保節能管理軟件,對監測數據進行整理與收集,建立環境污染數據庫,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及時找到造成污染的原因,做出相應對策,提升發電企業的環保能效。
結語:面對當下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及市場經濟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環境,發電企業應當將環保工作以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堅守環保節能理念不動搖,將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實行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最風險進行有效的把控,用更加堅定地決心,更加有效的措施,建立安全生產環保預防管理體系,提升安全生產環保工作的質量以及能效,促進發電企業的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范莉. 提升基層建設力對推進發電企業科學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 現代企業文化, 2017(6):144-145.
[2]唐建軍. 構建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 降低企業安全管控風險[C]// 2017'中國金屬學會冶金安全與健康年會論文集. 2017.
[3]劉曉鳳. “六招”講好企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培訓課程——以《消防法》《新安法》《新環保法》為例[J]. 中國市場, 2018(13):91-92.
[4]楊浩, 張冬生, 李旭明, et al. 關于新形勢下構建安全、文明電力生產局面的思考[J]. 水電與新能源, 2017(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