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初中是學生教育教學中的關鍵時期,它起到承載學生獲得各類專業知識以及培養學習習慣的功能。中學生處在成長中的“變革期”,只要周圍人稍微不注意,他們就可能做出不正確的選擇。要在這個階段約束好他們的行為,加強他們對生活以及社會的正確認識,那么道德與法治教學必不可少。良好運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技巧性,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追求。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情景體驗
引言:
傳統的中學課堂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輸出,教師在上課時間不斷地引出新知識點,學生只能被迫吸收接受,這種情況下的教學顯得無力且無趣。新課改以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育強調運用情景教學法,在講授知識的同時將學生主動拉入課堂,實情實景中體驗知識的魅力。讓學生學會把課本知識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不再枯燥的學習,而是讓學習產生畫面感,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度,促進課堂高質量教學的進一步實施。
一、主動引入教學情景
情景教學法就是要求教師在實際課堂中,根據講述知識點引入實際情景,讓學生能夠對知識有更實際的認知和了解。針對這一點,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根據課本知識點內容,引入相匹配的實際場景,時時進度跟進,讓學生產生連續不斷的畫面感,降低他們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的情況出現。例如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時,針對教學具體內容《做情緒情感的主人》,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組成二人小組,然后讓一人做出不同表情,另一人來猜測這個表情的含義是什么,最后讓學生自己交流為什么他們的情緒會發生變化,最后教師就情緒這個知識點做出具體講解,包括人們為什么會產生情緒,怎么控制情緒,怎么養成良好的情緒等。除此之外,教師在講解情緒這個知識點時,還可以引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表達情緒的照片,或者一段表露情緒的音頻,讓學生實際感知情緒這個知識點在生活中的體現,從而更好地理解情緒【1】。
二、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初中教育要學會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因此,在實際情景體驗教學法運用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自己主動思考來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認識,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促進課堂高效化的開展【2】。例如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時,針對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教師在課前可以讓學生寫出自己在班內關系最好的朋友的名字,簡單介紹他們是怎么成為朋友的,在交朋友的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接著,教師在講授完實際知識點之后,可以引入一個實際場景,給學生提問的機會,比如友誼是怎么在這個事情中體現的,通過這個例子你學會了什么等。
三、結合實際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高出生活,知識以生活為基礎,它是離不開生活的。因此在運用情景教學法教學時,教師要主動多引入實際情景,加強學生的參與度,同時讓他們在生活中更好觸及到所學知識點,養成學生主動聯系知識與生活的習慣。例如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近期發生的法治方面的大事件,包括國家相關政策的改革,以及當地發生的重大事件。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下來這些天他自己或者他的身邊人遇到的法治事件,包括購物方面、摩擦沖突方面等等。還比如在《生命的思考》這一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正式教學前讓學生舉手回答自己最想成為怎樣的人,以及他們的理想工作。接著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針對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分享各自的觀點。教師可以在這過程中插入書本的實際知識點,結合實際,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讓學生在交流中成長,從而達到情景教學法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對于書本知識點的認識,促進教學的高效性進展。
四、情景教學反饋
最后,在運用了情景教學法之后,教師還要進行教學反饋,測試教學方法是否落到實處,起到作用。針對這一項,教師可以在每節課教學完畢后,給學生一張打分表,包括他們認為這堂課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引用的實際例子是否合適,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度是否有較高提升等。通過學生評價,教師能夠更清楚了解情景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改善的方法,最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安排每周一次小考、每月一次大考的考試機制,考核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針對每周一次的小考,教師可以就這周學習的新知識點進行簡單考核,緩解學生壓力【3】。
結束語:
總結來說,教師不僅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中主動運用情景教學法,并且要掌握情景教學法的技巧,合理利用,從而讓傳統的課堂教學綻放出生機勃勃的趣味性,使學生更快、更好融入學習環境,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他們對于知識的了解度、掌握度,最終完成課堂的高效教學,同時實現學生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齊笑蕾.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7.
[2]孫冬園.探究式教學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8.
[3]朱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應用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