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靈
【摘要】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基于微課在學生自主學習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微課自身所具有的優勢,筆者從微課在分層教學模式、直觀演示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微課;作用;實踐
一、問題的提出
自主性學習是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標之一,教師要采用各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識,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在傳統教學中,一節課總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點展開,而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只將教學重點、難點等精彩片段錄制下來提供給學生,可以是教材解讀、問題精講、知識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方面的講解。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微課,從內涵上看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從形式上看,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
在國外的研究中,與“微課”有關的名詞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國外重視“微課”“微視頻”的研究,但其核心組成有的是教案式,有的是視頻式。在國內,在提法上有“微型課程”“微課程”“微課”等,其組織模式也不盡相同。在不同的理解和定義下,一線教師積極實踐,不斷思考反思,不斷歸納總結,在實踐中成長。
三、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一)微課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作用
1.創造完全自主的學習環境
微課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這一特點決定了只要有電腦有網絡就可以觀看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沒有掌握、不了解的內容來進行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自主的學習環境。
2.構建查漏補缺的平臺
微課只是關于教學重點、難點或者疑點等內容的片段,學生對某些知識點的不理解或者是因為思想不集中沒有掌握的知識,通過微課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為學生提供了查漏補缺的平臺。
3.形成重要的知識補充
學習教材上的內容一方面是為了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為了解決我們實際生活中課堂上學不到的問題,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來幫忙,為學習提供了重要的補充。
(二)信息技術學科使用微課所帶來的優勢
1.教師在制作方面
微課制作的一般流程為“優選資源——制作微課——檢查修改——上傳網絡”,每個環節都涉及到對電腦及相關軟件的操作,微課的制作方法一般是通過錄屏軟件、手寫板、錄像、PAD 、PPT 等手段來完成,而這些,信息技術學科教師都比其他學科教師有優勢。
2.教學環境有利于微課的實施
信息技術教學要借助于網絡教室進行學習,而網絡化的教學平臺為微課的使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邊看視頻邊操作,可以隨時暫停,從而為微課的有效實施提供了可能。
(三)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微課在分層教學模式上的應用
初中學生朝氣蓬勃、好奇心強,對信息技術學科充滿興趣,但學生的程度差異性較大。微課可以作為分層教學資源,實現個性化教學,盡可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獲得滿足,以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微課在自主探究教學模式上的應用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本著“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思想,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群體學習的作用,充分體現課堂的自主性、開放性、拓展性。教師要讓學生自主探究,為他們動手、動腦、動口創造足夠的素材、時間和空間。
3.微課在直觀演示教學模式上的應用
信息技術作為操作技能很強的一門學科,直觀演示是課堂教學中普遍運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有時一些重點、難點或者是學生經常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師要反復演示才能幫助學生實現對知識點的掌握,如果將這些演示制作成微課,學生就可以在課上或者課下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隨時點播、觀看,以達到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四、結語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我們教育也必須與時俱進,充分發揮信息化的優越性,讓教育網絡化,讓教育信息化,讓微課走進我們的課堂。因為微課不僅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而且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體會到探究的魅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吳曉茜.利用微課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學研究,2013(07).
[2]金陵.建構中國特色的“微課程教學法”[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12).
[3]張靜然.國內外微課程概念辨析及其研究實踐現狀[J].天津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