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武秦
【摘要】多媒體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價值導向存在偏差,導致多媒體課件質量不高,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際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教師應正確認識多媒體的作用,提高課件質量,注重教學的互動性,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中學英語;多媒體教學;問題;對策
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手段,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被頻繁使用。多媒體具有圖文并茂、信息量大、展示便捷、容易修改等優勢,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愛。然而,在現實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突出。
一、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價值導向存在偏差
教學評價標準具有價值引導作用,評價的內容直接影響教師的行為。目前,在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中,是否應用多媒體教學是一項重要指標,教師為了獲得較高的評價,不管該課程是否適合多媒體教學,不管教學效果如何,全部使用多媒體,形成了人人使用多媒體的現象。“教師當前對多媒體已經形成了過分依賴,導致有的教師動不動就使用多媒體上課,進而讓學生對利用課本閱讀產生了陌生感,越來越多的學生已經荒廢了英語閱讀的習慣”。[1]甚至有些教師徹底放棄傳統教學手段,直接使用教材自帶的課件,或者從網絡下載課件,沒有任何加工和處理,照本宣科,降低了教學的質量。
(二)多媒體課件質量不高教學手段服務于教學目的,課件質量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但在現實教學中,存在重形式、輕內容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多媒體課件制作華麗,圖片精美。教師想通過外在的形式吸引學生的眼球,活躍課堂氣氛,但忽視了知識的傳遞和能力的培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需要花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課件制作技術,但部分教師除了教學之外,還要管理學生和處理日常事務,投入時間的有限性和能力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件制作的質量。
(三)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如果沒有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的保證,沒有教師主導下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根本不可能得到培養和提高。” [2]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不是把知識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全盤吸收,而是要與學生互動,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主動探索并獲得知識。由于網絡發達,許多素材很容易獲得,教師對素材如果處理不當,往往會形成課堂教學信息量過大。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忙于翻幻燈片,學生忙于記抄筆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少了,學生的實際需求被忽略,學生長期處于教學的被動地位,形成教學中的“你推我走,不推不走”的尷尬局面。
二、解決多媒體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一)正確認識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要達到某種教學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多媒體只是其中的一種手段。我們不能否認多媒體在圖像、聲音、視頻展示方面的優勢,但也不能把多媒體的功能無限擴大化,更不能把使用多媒體作為評價教學質量好壞的一項限定標準。要引導教師正確認識和使用多媒體,恰當處理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手段之間的關系,傳統教學手段無法展示的圖片、聲音、視頻等,可以使用多媒體,但也要注意使用的頻率,要注重傳統教學手段和多媒體的綜合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合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尋找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最佳結合點,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3]
(二)提高多媒體制作的質量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對每位教師而言,制作高中英語全部的多媒體課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需要團體合作。以年級英語組為單位,依據統一的原則和標準,確定教學目標,分工協作,每位教師通過搜集資料,制作一個單元的課件,再實現資源共享,既可以節約時間,也能夠集中精力把課件做好。在制作的過程中,內容盡量簡潔明了,適當留白,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必要時,也可以對教師進行培訓,讓他們熟悉并掌握多媒體制作的常見工具和方法。
(三)多媒體教學要注重互動性“師生互動有利于師生建立更和諧的關系,進而有利于學生的學習。”[4]但多媒體教學時間久了,學生也會產生疲勞感。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控制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時刻組織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在多媒體制作時,以學生為中心去設計課件,注重課件的交互性,采用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必要時,也可以留一部分內容讓學生隨堂完成,讓學生在動腦的同時,通過練習的方式,鞏固所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趙雪.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探討[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09):207.
[2]馬維鳳.初中英語多媒體課件制作的選題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0):62.
[3]宋微微.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優勢與不足[J].教育技術應用,2011(06):12.
[4]張敏.多媒體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師生互動研究[J].校園英語,2016(2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