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茜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的飛速發展,教師不能再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育學生,而是應該積極學習,與時代共同進步,運用最先進的教學方法。目前,微課程教學已經在小學、初中甚至是高中開展得如火如荼,值得教師投入更大的關注。學習語文是學生形成人生價值觀、世界觀的最好方式,因此要引起重視。
【關鍵詞】微課程;語文教學;改革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很多學校都配有多媒體教學工具,方便老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微課程就是以多媒體為載體,用視頻或者PPT進行展示上課,這樣可以場景多元化,學生接受的程度高,老師上課也很有效率。本文就小學語文如何利用好微課進行分析。
一、小學語文當前的教學狀況
(一)教學模式存在差異
對于優秀的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來說,對語文的教學能做到得心應手,不會機械式地為學生灌輸固定不變的語文知識,他們會讓學生動手又動口,將手和口積極地結合起來學習語文,并不是簡單地解釋下課文的意思。高中的語文教師必須要拿出自己的教學方法,既要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意思,還要掌握作者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思想的方法[1]。這才是學習語文的正確方式,現在年輕的高中教師缺乏教學的經驗,帶出來的學生普遍缺乏寫作能力,作文水平普遍不高,急需進行調整。
(二)上課場景單一
相比傳統的黑板授課,學生在單位時間里接觸的信息和接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微課程就打破了這一局限性,視頻和語音或者PPT都是可以傳遞更多的信息,學生頭腦里接收的信息也是很多的,只要接收的信息多,就算短時間有遺忘,根據貝塞爾曲線來看,留存記憶里還是占據四成,這足以說明載體不同,記憶也就不同。這說明微課程方式是十分適合在語文課堂上使用,但是以前的教學就是在黑板上進行,讀讀課文,寫寫作文和日記,本來小學生的耐心就不夠,加上語文課堂氣氛的壓抑,很容易對課程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惡,所以老師們應該積極利用微課程將孩子們的天分發掘出來,抓住他們的興趣點,針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課程的設計,讓快樂和趣味回歸到小學語文的課堂上[2]。
二、微課程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應用
(一)將教學內容制作成信息流
語文教學講究的是內容的分解、情感的認同、寫作的提升,這些目的實現的前提條件就是學生對于老師上課方式的認同感,現在有了多媒體設備,老師可以將自己的教案做成課件,再利用黑板進行講解,應該會出現不一樣的效果[3]。教師可以根據故事的背景找出相關的視頻,最好是適用于小學生的動畫,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將課文的內容通過微視頻給學生講一遍,讓他們記憶里知道課文大概的內容,這樣老師講解課文的時候就可以輕松很多。利用語音軟件將生僻字用萌萌的聲音展現出來,這樣的話又可以解決難點和重點。例如,教師在教學《竊讀記》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應用微課程介紹作者,同時需要加以文字、圖畫的介紹,能夠讓學生體驗到作者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與此同時,學生通過微課程能夠初步了解到老北京的生活,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由此可見,微課程在導入環節的應用,有助于良好氛圍的營造,便于學生后續學習效率的提升。再如,在教學《晏子使楚》一課時,教師完全可以制作有關周總理外交故事的微課程,并在導入環節播放,待到微課程結束之后,教師立即回到課文教學當中,通過周總理的外交故事引出晏子,便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4]。
(二)進行知識拓展
語文的教學是沒有邊際的,不要僅僅在于一篇課文上進行教學,而是應該將知識進行積極拓展。而通過微課程就可以做到這一點,比如,在學習莫扎特這篇文章時,當課文講解完畢后,還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迅速用多媒體講解一些貝多芬的故事,這樣學生的知識面才可以在課堂得到提升。
三、結語
語文是我們發揚傳播傳統文化的最好途徑,而小學語文是奠定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需要老師具有責任心和形成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時代,教師應該積極跟上節奏,利用當前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老師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最新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成琪祺.微課助力小學語文教學閃光[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4):125.
[2]孫進蘭.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47~48.
[3]鄭潔瑕.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07):48~49.
[4]孟斌.淺析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設計和應用[J].文教資料,2019(05):54~55.
[5]陳利.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育,2016(07).
[6]薛冰.淺談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配小學語文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科書[J].課程教育研究,2015(13):31~32.
[7]于迪.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青年,2016(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