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中高職銜接已成為職業教育完善升級的重要途徑。但是,從當前中高職銜接下的人才培養模式來看,其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如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形式、內容以及課程設置、學歷認同等,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職業教育的銜接和發展?;诖?,本文將以中職會計專業為研究對象,探討中高職銜接模式下會計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旨在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促進職業銜接教育的逐步完善。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創新模式
中高職會計專業的銜接,對于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有著重要意義。中高職銜接有利于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優化會計人才培養結構,滿足當前企事業單位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必然會向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中職作為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始發點,要從根本上建立“銜接意識”,能夠從教學、實訓、理論、實踐等方面去完善,為中高職銜接奠定良好基礎,為培養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會計專業人才創作良好條件。
一、中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區分度過低
中高職會計專業雖然都是以培養一線應用型會計人才為主的教育主體,但是在培養目標上必須有所區分。從當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來看,中高職目標區分并不明顯,層次性不夠清晰,這就造成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出現錯位。比如中高職學校都把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能夠從事企事業單位的出納、核算、報稅審計等工作”,這樣目標過于籠統,難以區分中高職的各自特色。
(二)中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目標依存性差
中高職會計教育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由于近年來中職教育理念的變化,更多學生選擇升入高職繼續學習,中職的“就業導向”色彩被弱化。這就造成中高職會計人才在培養目標方面的依存性較差,中職學校與高職院校缺乏人才培養目標的協調溝通,進而導致目標脫節、人才培養銜接缺乏系統性。
(三)課程及教材銜接存在的問題
從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來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課程重復的問題,一些在中職已經學過的課程如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進入高職后還要重復學習,這樣的課程設置不但會浪費教學資源,而且還會降低人才培養效率。課程設置重復造成學生的學習內容重復,尤其是在基礎會計中,中高職課程內容幾乎是相同的,不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導致人才培養體系低效運轉。在教材選擇上缺乏銜接性,中高職會計專業教材五花八門,教師往往對此束手無策。這些問題都影響了中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的有效性。
二、中高職銜接下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人才銜接培養體系
為了解決當前中高職學校在會計人才培養中存在的目標錯位和重復問題,中職學校要重新審定人才培養方案,通過社會調研、中高職座談等形式明確兩者的人才目標定位:中職學校要突出“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強調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以操作型、技能型會計人才培養為主。同時了解高職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即培養素質較高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創新能力。教師要認識到中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的差異,即中職生更強調基礎知識扎實牢固,有基本的職業實踐能力,為學生升入高職學習打下基礎。
(二)重構課程體系,融通中高職課程內容
雖然中高職教育銜接對人才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中職在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中不能過于“學術化”,而是要秉承“實用、夠用”的原則幫助學生建立“基礎扎實、視野廣闊、層次豐富”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在課程銜接建設中,要改變原來學科本位理念的局限性,要根據社會發展和人才需求建立起以就業為導向的全新課程體系。在課程資源開發中采取模塊化教學模式,設計與之相適應的實訓體系,結合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設置。中高職教師、會計行業協會以及會計專家等要參與到中高職課程銜接設計中,這樣才能緊扣專業實際和人才需求,設計更科學、高校的課程銜接階梯。在專家的參與和指導下,中高職會計課程層次會更加清晰,學生能夠實現漸近式的職業能力發展,無論是在滿足就業需求還是學生學歷提升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引入“四段遞進式”實踐教學
無論是中職還是高職院校,在會計人才培養中都強調了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主要以基礎知識和單項技能訓練為主,這就需要在高職銜接中突出拓展性和提升性,在強化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加強崗位技能以及通用能力的培養,加大實訓學習力度,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中職會計專業教學要由淺入深、又易而難,呈現出階梯式、遞進式特點,以學生的專業基礎能力培養為出發點,逐步過渡到專項能力的培養,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以及專業綜合能力,在這樣的“四段遞進式”人才培養過程中,能夠有效避免中高職教學或實訓內容重復交叉,有利于中職會計專業精準鎖定人才培養目標,提高教學及實訓活動的有效性。
(四)建立中高職學分互認制度
在中高職銜接模式下,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實現了對口升學,但是,高職院校不但接收對口升學,同時還會有部分普高學生進入高職院校,為了找齊教學進度,高職會計專業不少課程都是從基礎開始的,這就造成一部分對口升學的中職生再次學習已經學過的課程。教學資源和學生精力的浪費是一個大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高職學分認證已經勢在必行。學生在中職會計專業學習過程中,可以逐步完成學分積累,尤其是在基礎會計、電算化等方面的考試分數、職業能力認證等,需要高職院校認同,獲得學分認同的中職生可以獲得課程免修待遇。這部分學習可以把更多精力運用到補足文化課或者專業深造中,從而突出中職會計專業的升學優勢。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的設置情況,鼓勵學生在中高職交叉課程中提前拿到學分,這樣就能在進入高職后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高職銜接背景下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雙方共同發力,由于其中涉及因素較多,所以更要構建清晰的邏輯和銜接對策。中職會計專業要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為中高職銜接的創造良好條件,在教學形式、課程設置、學歷認證方面不斷完善,以中職會計教學為出發點,為學生專業深造打造綠色通道,培養新時期素質良好的應用型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金小燕.會計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5).
[2]梁棟.會計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5(14).
[3]張珍禎.中高職教育銜接視角下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和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
作者簡介:
梁玉環,出生年月:1983年6月,性別:女,民族:壯族,籍貫(精確到市):廣西都安縣,當前職務:專任教師,當前職稱:講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中職會計教學研究.
科研立項編號:GXZZJG2017B263 ,課題題目:重構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