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儷萱
摘要:物理是影響學生高考成績的主要學科之一,理應得到高度重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學理應緊隨潮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做出調整與創新,以更好地順應新高考改革需求。本文著重分析了新高考改革對物理教學的影響。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物理教學;影響
新高考改革除了是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更為重要的是社會體制的改革,與廣大家庭利益與萬計學子前程密切相關。新高考改革強調學生綜合實力考查,給予了學生一定教育選擇權,這一背景下,物理教學在發生變化的同時也迎來了一定挑戰,所以探討新高考改革對物理教學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高考改革現狀
新高考改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理選考概率,究其緣由,一是在大部分學生看來,物理學科相較于其他選考學科而言更具難度,學習積極性薄弱。二是部分物理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理論教學輕物理素養培養的現象,物理是基礎自然學科,對學生基本知識、技能培養及邏輯思維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具有積極意義,故物理高考內容理應做出調整與優化,融入有益于深化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內容。結合上述內容來看,物理教師應在了解與掌握新高考改革規范要求的基礎上不斷歸納教訓、積累經驗,激發學生課堂參與,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重視實踐教學,突出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在平等、活躍的氛圍中學習與進步。
二、新高考改革對物理教學的影響
(一)學科地位有所提高
傳統高考強調文理分科,學生多以日后就業方向為依據進行文理選擇,而高考前對日后所從事工作欠缺深層次認知,努力學習的主要是為了提升考試成績,因為高校是以總成績排序選擇錄取。文科生步入高三后則無須繼續學習物理,而物理是理綜重要組成部分,理科生面臨較大學習難度,在部分理科生看來,即便在物理學習上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也難以取得理想成績,不如選擇相對簡單學科學習,避免因物理成績影響總成績,基于這種心理,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愿學習物理,課堂參與較低。新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高校以專業需求為依據制定選考學科進行招生,學生以專業與學校相結合方式為依據進行專業投檔,也就是說就讀高中前就需要認真思考日后就讀專業與學校,認真考慮選考學科,學校在選考學科方面的要求對學生最終專業選擇起著重要影響。據了解,選考物理學科可增加專業報考概率,甚至部分文科專業也要求選考物理學科,可見,未來各專業在物理學科方面的要求相對較多,這就意味著新高考改革下物理學科地位有所提高。
(二)教學方法發生變化
1.強化基礎知識教學。新高考改革強調以基礎為依據進行能力考察,物理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教材中無論是方法、技能還是規律、原理抑或是概念、模型均是重點學習素材,物理學涉及多樣化知識,如力學、電學等,其中力學是基礎性內容,力學相關知識可以與其他知識相融合,融合內容是力熱電等重要知識的主要體現,因此力學知識是物理學科重要內容,教師應加大力學知識教授力度,鞏固學生力學基礎。
2.強化信息技術物理教學。新高考改革要求教師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同時要求教師樹立良好的創新意識,做好榜樣作用,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模式,以達到激發學生課堂參與、提升學生學習信任的目的。比如,教師可以推行信息技術教學,物理學科涉及大量抽象化知識,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困難,而信息技術教學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動畫等形式展現教材知識,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在節約課堂教學時間的同時提高學生知識理解。
3.強化學生建模能力與創新意識培養。新高考改革下,培養學生一定的建模能力、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共識,所謂建模指的是轉類比形式為物理建模,使學生對物理規律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高中物理不同于初中物理,在建模能力上存在一定差異,即高中物理建模既涉及實例模型也包括事物模型,這就決定了教師需要多角度、多方面設計教學內容,提升物理教學針對性與目的性,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建模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另外,教師還應創建平等的教學環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轉被動接受為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創新意識與獨立思考能力,同時應堅持理論聯系實踐原則,通過物理實驗深化學生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新高考改革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物理教學,教師需要重新調動學生物理學習激情,鞏固學生物理知識;需要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創新意識與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提升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紫微,陳剛.新高考改革前后物理試卷對比分析——基于問題解決視角的習題分層[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04).
[2]鄭曉彤.新高考改革下的物理教學[J].高考,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