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萍
現如今,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深入與創新,英語教學不僅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手段,還應將信息技術手段支持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充分結合。結合TPR 全身反應教學法及據課文內容教學所需而采用的其他教學方法等,從而創建出更利于學生將短暫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不同語境中準確運用口語的交際能力及自信心,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促進合作學習及資源共享等起到推動作用。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英語教學是一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以及培養學生自信心的過程。要讓學生由喜歡學英語到自主學習英語再到積極主動地運用英語去交流,這就需要學生掌握已學的內容并能恰到好處地使用。雖然信息技術在英語教育領域的運用已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的教學禁錮,但在實際教學中,仍在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下衍生出新的不同的教學模式。由此,信息技術手段的充分利用+TPR 全身反應教學法+其他具體據教學內容而開展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在課后促使學生自主開展復習鞏固,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整體水平。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在初學階段更好地理解新知、模仿新知
在英語教學中,理解是最基本的接受技巧,是進一步學習并掌握新知的基礎。而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將多媒體計算機當作教與學的工具,為教與學提供良好的環境,利用計算機對各種教學媒體比如聲音、圖形、圖像、活動視頻、動畫和文本等信息存儲、處理和多形態呈現的功能支持自己的教與學。音頻(MP3、MP4)的運用能幫助初學英語的小學生們糾正發音,網絡里的圖片能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認識未知事物的形狀及特點,從而為英語單詞的學習做好鋪墊。觀看英語活動視頻可以提升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學習英語的初始是模仿,模仿發音、模仿語言所運用的肢體動作及具體的運用環境,而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英語動畫能激發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模仿興趣。因為動畫是小學生們從幼兒時期,部分小學生甚至是從嬰兒時期就接觸易于理解的一種形式。除此之外,英語動畫也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小學生們的注意力,注意力的集中便能使他們的大腦迅速開始運轉,從而熟悉所學內容的語言環境。除此之外,多媒體的影像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逼真的語言環境,使理解力相對不高的學生更直觀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對學生的日常交際能力和溝通能力也大有裨益。而信息技術中,與小學英語的內容相關的文本信息的大量共享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們的工作負擔。如在需要進行導學設計、專題訓練和測試中,能從別人所分享的資源中有所借鑒的同時,也能根據學生的學情去設計。文本也讓好奇心強的小學生們從傳統的方式獲取新知,掌握重難點。由此,我們可知,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充分利用不僅為教師創造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與發展可能。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教學,批改作業,答疑解惑,與家長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助力于孩子的英語學習。學生們也有了更廣闊的學習平臺。隨著英語教學中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更容易樹立獨立的主體意識,在家校的合力正確引導下,學生能獨立運用信息技術,感知學習材料,深入理解和運用知識。把自己看作教育對象,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控制,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主動認識、學習和接受知識,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收獲更多。
二、融入TPR 全身反應教學法,使學生更有學習興趣、學習激情和學習信心
TPR 全身反應教學法的融入,能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從而使已經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初步理解所學新知的小學生更有學習興趣、學習激情和學習信心。能為進一步英語教學中重難點的學習和鞏固減少或者打消學生們畏難情緒的同時,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濃厚氣氛下開展英語教學,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喜歡學習英語,更主動地去探索英語。
(一)TPR全身反應教學法的運用與引導
當學生們在遇到新詞新句開始自主探索新的動作時,教師更多是在引導學生能記住教師特定動作所要表達什么詞匯、什么句型的同時,幫助學生將自主探索出來的動作與教師所授的動作相關聯。學生自主探索出來的新動作可以是自創,也可以是與同學一起構思,然后分享出來。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更能堅定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
(二)信息技術與TPR 全身反應教學法的交互
TPR全身反應法不僅可以運用在英語教學的新知學習過程中,也能運用在舊知的復習鞏固中。教師做出動作,學生能立馬回想起所學內容。教師結合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讓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新知,同時熟知已學內容。
三、根據具體所要學習或者鞏固的內容,融入其他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自主開展復習鞏固
比如在學習A Lets spell這個單元時 ,可以利用音頻,讓學生先聽,聽特點。然后再根據字母的發音規律采用拼讀法進行教學。在重難點詞匯及重難點句型用法的教學上,教師則應更多采用觀察法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自主探究出詞與句的用法。教師只是點撥,但不直接得出結論。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與其他同學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對話教學和Story time部分,利用視頻動畫引入情景,然后通過TPR 教學法學習新詞新句,最后更多采用表演法,這樣在教師教的過程中和學生學的過程中,都是充滿樂趣的,并且能獲得成就感。眾所周知,在小學初學英語階段,要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最好方法不是教師單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在于學生從學習中感受到興趣,有一定的成就感。學生只有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大腦才能處于被激活的狀態,學習效果也才會變得極其明顯。這一點,對于小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因為初學英語的小學生對于英語普遍存在一種畏難、抗拒心理,一旦有了興趣,獲得了成就感,會更能激發他們去自主探索,從而創造性地學習。
四、結語
總之,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將其充分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并結合TPR 全身反應教學法和根據所學具體內容而采取的其他教學方法。既能優化視聽說的組合,引導學生熟悉所學知識并運用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也開發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促進了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交流協作,也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