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明
摘 要: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以學定教”理念被提出并廣泛地應用到了小學數學教學之中,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樹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有效地為學生構建了高效課堂。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地學習和了解“以學定教”的含義,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興趣愛好,做到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學定教”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以學定教
引言:
“以學定教”顧名思義就是按照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狀況以及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實施教學,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犹剿鳎偈箤W生數學能力的提升。但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并且由于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存在問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貫徹“以學定教”的理念,積極改變當前的教學現狀。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生缺乏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課堂學習效率較低。小學生正處于性格活潑、好玩好動的年齡階段,自身的自我控制意識和能力十分薄弱,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很難保持專注集中的精神狀態(tài),對于抽象和晦澀數學知識的學習有著一定的抵觸心理,缺少學習探究興趣和熱情。
2.數學課堂教學氛圍過于嚴肅和沉悶,缺少師生互動關系構建。鑒于小學生性格過于活躍以及數學知識的邏輯性嚴密的特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多采用剛性管理模式,強調課堂教學氛圍的構建,嚴肅和沉悶是課堂教學的主題。教師的教學地位過于強勢,學生被動地接受和理解相應的數學知識理論,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關系構建十分欠缺[1]。
3.小學數學教學理論性和學術性較強,與生活之間聯(lián)系不夠密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數學理論知識的講述以及習題訓練,其中大多數的數學理論知識以及公式的講解過于學術化和理論化,缺乏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學定教”的應用策略
1.借助數學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以學定教”教學理念下,教師要想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教學內容的豐富,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進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游戲是學生都較為喜愛的一種形式,教師通過將教學與游戲結合在一起,能滿足學生愛玩的天性,并且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實現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2]。例如:在教學《大數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可先組織學生進行一個小游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一個1-200之間的一個整數,并將其遮擋住,讓學生來猜一猜教師寫的數是多少。比如挑選的數字為115,學生回答10,教師可以說太小了;學生回答90,教師可以說小了;反之學生說的數字大了也如此。這樣逐步的縮小數字的范圍,學生很快就能猜出數字。這樣的游戲能快速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接下來大數的認知和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2.開展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新課改中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以學定教”的有效體現。通過小組合作有效地樹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對組內成員劃分任務,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各項能力,從而實現相互之間的互補,使組內成員發(fā)揮自身的能力和特長,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保障小組合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小組合作學習還能使師生之間形成和諧、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暢所欲言,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3]。例如:在教學《克與千克》時,教師可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對每個組員按照其自身的特點分配任務,讓學生根據教學視頻進行稱重量的小組活動,將教師課前準備的各種物體運用電子秤或者天平秤一稱,將稱取的信息記錄下來,再進行每種物品的對比,從而建立起克與千克的觀念。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對組員進行分工,如操作員、觀察員、記錄員、分類員等。教師還要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進行共同的探討,及時地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做出引導,進而將“教”轉化為“學”,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情境教學已經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同時還符合學生發(fā)展的需求,樹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景,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讓學生進行“購買商品”的情景游戲,給每個學生準備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教具,讓學生通過買賣不同的商品了解人民幣的價值,在進行交易中實現對人民幣的換算,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結語:
總之,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進而實現“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促使教學質量的提升,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尹文明,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學定教”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4):95
[2] 梁淑軍,探討以學定教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0):55
[3] 蔡紅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以學定教”實踐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6(2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