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正杰 何禮峰 王芳芳
【摘? 要】目的:就頸內靜脈置管護理在小兒普外科中的應用價值和效果進行探究分析。方法:將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小兒普外科收治的80例患兒作為臨床試驗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實施四肢淺靜脈留置輸液的對照組以及采用采用頸外靜脈留置針輸液的觀察組,每組各40例,并對輸液過程中的患兒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對兩組患兒的穿刺效果、留置時間以及輸液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兩組患兒的身體恢復狀況良好,對照組患兒的留置時間為(2.34±1.21)d,觀察組患兒留置時間為(6.76±1.43)d,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輸液過程也能中的導管堵塞、液體滲漏以及靜脈炎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3.5%,遠遠低于對照組的31%,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頸內靜脈置管護理在小兒普外科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延長留置時間,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促進患兒身體健康的恢復,建議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頸內靜脈置管;護理;小兒普外科;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213-01
社會醫療水平的提升以及醫療服務意識的深入,醫療護理工作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同時,加快了患者的身體健康恢復速度,人們也愈發注重護理工作在實際的醫療工作中的作用。特別是小兒普外科的醫療管理可以說是醫院眾多科室中的重點和難點工作,鑒于本科室的頸內靜脈置管主要應用于先天性腸道畸形患兒,手術切口較長且患兒年齡較低,抵抗力低下在手術過程中極易誘發各種并發癥,使得靜脈穿刺的難度和風險增大。故此,保證患兒的營養供給和身體健康恢復,加強對幼兒的護理,采用頸內靜脈置管護理可以有效的減輕患兒的疼痛,降低了并發癥和感染的發生概率,本文就頸內靜脈置管護理在小兒普外科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小兒普外科收治的80例患兒作為臨床試驗觀察對象,在取得患兒家屬同意以及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后進行研究,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同時,兩組患兒頸部皮膚保持完整,無發紅和水腫現象,排除了循環困難衰竭的危重患兒以及頸內靜脈不易穿透的患兒和長期輸液的患兒。詳情如表1所示。
1.2 頸內靜脈置管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四肢淺靜脈留置輸液方式,并進行相應的護理。鑒于患兒的靜脈血管發育不完善,多次穿刺會對患兒的血管造成損傷,因此在四肢淺靜脈進行穿刺留置輸液,在穿此前告知患兒家屬減少活動,在穿刺后保持穩定的心理情緒,加強手術過程中的醫護人員或者家屬的陪護,頸外注射需要患兒的頭部保持固定的狀態,對患兒的身體狀況實時觀察。合理安排醫護人員的巡視和溝通交流,緩解患兒家長的緊張心理,同時對于輸液過程中的不良事件進行及時的處理,保證患兒的身體健康。
觀察組實時頸內靜脈留置輸液的方式,讓患兒保持仰臥位,并將輸液裝置的頭皮針連接好,在避開血流豐富的血管后將皮頭針插入肝素帽中排氣,選擇患兒鎖骨上緣中點血管作為進針點,在血管上方以45°進針,一般而言進針2至3cm后可見暗紅色血液,說明已刺入靜脈,然后置入導絲,沿導絲置入靜脈導管。為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以及患兒發生感染,既需要加強對穿刺部位的護理,每日消毒2至3次,在持續輸液24h后注意更換輸液管道,保證輸液系統的穩定和安全性;加強對靜脈導管的護理,保證導管的通暢,輸液前進行生理鹽水的沖洗和消毒,最后做好相應的評估記錄和宣傳教育工作。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兒的穿刺成功情況以及留置時間和輸液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進行記錄和分析,相互對比驗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 2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輸液效果對比
兩組患兒的穿刺均一次成功,但對照組的留置時間為(2.34±1.21)d,觀察組患兒留置時間為(6.76±1.43)d,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在輸液過程中觀察組出現了1例液體滲漏事件及靜脈炎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2.5%,對照組發生率導管堵塞、液體滲漏以及靜脈炎等共計12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遠遠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一般而言,小兒普外科患兒手術結束后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恢復身體健康,但小兒普外科患兒的抵抗力較低,在手術后恢復期間極易引發各種并發癥以及手術切口感染等問題,特別是四肢淺靜脈留置針的護理方式極易對患兒的血管造成傷害,且容易造成感染。采用頸內靜脈置管的輸液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兒的疼痛感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同時還可以提高患兒的滿意度。
頸內靜脈留置護理的實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種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這需要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強化針刺技能,做好與患兒家長的交流溝通工作,從而保證患兒身體健康的恢復。建議頸內靜脈留置護理在小兒普外科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開來。
參考文獻
[1]?? 魏淑華.頸外靜脈置管護理在小兒普外科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6):111+114.
[2]?? 許麗云,林麗璇,陳曉靜.頸內靜脈置管患者的護理[J].廣東醫學,2017,38(S1):345- 346.
[3]?? 譚娟. 頸內靜脈置管在兒童腫瘤外科的應用及護理體會[A]. 中華護理學會.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腫瘤護理新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中華護理學會:中華護理學會,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