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適應新形式下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要求,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踐行“學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學一體”理念,成立“智能電子海爾卓越班”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提出了“線上”“線下”混合式加項目化教學模式,并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關鍵詞:教學模式;混合式;項目化
一、引言
近幾年來,隨著“雙高”建設和高等職業教育擴招,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企業需求與人才培養質量之間的偏差。如何從課程教學模式角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高等職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針對生源的發展與變化,探索不同的課程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對知識多元化需求,促進學生多層次學習,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技術技能人才,促進教師的教學創新,不斷提升學校的社會貢獻度和行業影響力。根據重電教【2018】24號文件印發《卓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實施辦法》的通知,建成“智能電子海爾卓越班”,先以“試點班”的模式進行混合式+項目化教學模式的試行,并探索符合高職教育規律、體現中國特色的高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新方向,把握高職教育本質內涵、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研究并“以點到面”的推廣高職教育教學模式。
二、混合式+項目化教學模式探索
1.混合式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線上的資源是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前提,混合式教學就是希望把傳統的課堂講授通過微視頻上線的形式進行前移,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帶著較好的知識基礎走進教室,從而充分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課堂上的講授部分僅針對重點和難點,或者同學們在線學習過程中反饋回來的共性問題。
2.項目化教學模式。項目化教學模式是指教學任務中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轉化為若干個有使用價值的工程項目,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在教室的組織和引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具體和完整的工程項目而開展的一種學習工作一體化教學模式。學生在對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不但可以獲得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也可以獲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團隊協作等綜合能力。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構建主要包括教學項目設計、教學組織、教材編寫等幾個要素。
從以往教學實踐來看,兩種教學模式都有各自的優勢,同樣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知識的掌握和特別是重難點知識理解上具有優勢,但在針對高職學生技術技能訓練不足;而項目化教學模式剛好相反,在技術技能訓練上具有優勢,但理論知識,特別是重難點知識理解和掌握不足。正是由于兩種教學模式的互補性,在“智能電子海爾卓越班”的教學實施中采用了混合式+項目化結合的教學模式。
三、混合式+項目化教學模式實施
1.“線上”“線下”雙管齊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從外在表現形式上是采用“線上”和“線下”兩種途徑開展教學,“線上”不是教學輔助,而是教學前提,“線下”教學不是傳統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而是基于“線上”的前期學習成果而開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學活動,因此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前提是課程資源的構建。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作為學校老牌專業,在精品課程、在線開放課程、骨干專業建設以及教學資源庫建設等項目中已經建成大量成熟可以的“線上”教學資源并推廣使用,具有豐富的“線上”資源和“線下”使用經驗,為“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智能電子海爾卓越班”作為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改革試點而選拔出來了的優秀學生,其學習自律性、自主性也具備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基礎。通過《電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專業基礎課開展混合式教學情況來看,在學習進度、學習效果和考核成績等幾方面評價結果明顯優于普通班級。
2.全面項目化教學。通過分析電子信息產業鏈,調研典型崗位,分析各崗位所需的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并與對應技能等級證書考核要求結合,全面打造項目化課程教學模式,使項目與技能、項目與證書培訓內容高度融通,通過課程和項目實現對學生技術技能進行培養。此外,還設置與技能競賽、創新等相關的特色教學項目,豐富學生的學習,滿足個性化成長需求。在“智能電子海爾卓越班”試點全面項目化教學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得到了有效得到提高,逐步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四、總結
通過“線上”教學資源和“線下”項目化教學的互補教學模式,一方面解決了單一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存在不足問題;另一方面促進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三自主”培養模式的落實。“智能電子海爾卓越班”的教學模式改革試點具有重要的意義,解決了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學習層次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小青.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改革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1.
[2]付正祥等.高職教學模式探究與總結[J].教育與職業,2012.
[3]任軍.高校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推進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7.
[4]徐艷.關于高職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探析,2017.
[5]張剛.信息化技術在項目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8.
作者簡介
劉勇(1983—),男,四川瀘州人,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電子與物聯網學院,講師。
項目基金:本論文是2018-2019年度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科研課題“基于‘一流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以“卓越試點班”人才培養模式為例”(課題編號:GS-2019-08-2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