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麗


摘要:目的 對神經內科疾病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管理的干預效果。方法從我院神經內科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期間收治的患者中隨機抽取200例進行研究,依據簡單隨機分組方法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神經內科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精細化護理管理干預。對兩組患者護理期間意外事件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期間意外事件發生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均分別明顯低于對照組,但護理滿意度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7.68,7.78,12.18;P<0.05)。結論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采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減少意外事件的發生,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效果確切,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神經內科;精細化護理;意外事件;滿意度
神經內科是醫院的主要組成部分,該科室患者具有起病急驟、病情危重、治療周期較長等特征,進而導致該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量較大,且任務繁重[1]。同時由于神經內科患者的特殊治療較多,進而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質量要求也更高。提高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質量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積極的意義。精細化護理管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管理理念,能夠科學合理的利用醫院的資源,以確保醫療資源的充分利用,滿足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的需求[2]。所謂的精細化管理,指的是一種結合了新時代發展理念和文化理念的護理管理方式,其基礎為科技,主要特征是精細操作,能夠充分利用醫療資源,加強護士之間的協作能力和執行能力,進而有效節約成本,改善醫院的經濟效益,提升護理質量。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近年來收治的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為觀察對象,分析探討精細化護理管理在該科室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神經內科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期間收治的患者中隨機抽取200例作為觀察對象,依據簡單隨機分組方法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10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54/46;年齡范圍為27~77歲,平均為(56.37±8.42)歲;其中49例為腦梗死,34例患者為腦出血,14例為眩暈綜合征,3例為其他。研究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57/43;患者年齡范圍為30~76歲,平均為(57.01±8.63)歲;其中46例為腦梗死,34例患者為腦出血,16例為眩暈綜合征,4例為其他。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基線資料相比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所有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無意識障礙、交流障礙和精神疾病。
1.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經過相應疾病治療后根據分組方式進行護理管理。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神經內科疾病常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密切監察病情,用藥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內容。
1.2.2研究組 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精細化護理管理,主要內容包括:第一,制定精細化護理管理標準,并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針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和護理人物進行分層責任制的細節護理干預。由該科室的護士長以及責任組展對護理內容進行監督,由相關患者的責任護士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狀態等進行評估,結合評估結果對患者進行具體的護理內容,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內容均需嚴格按照護理計劃進行實施。第二、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前認真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和生活干預,耐心的向患者講解護理內容和護理操作的目的;同時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了解,以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第三、在常規用藥指導的基礎,叮囑患者嚴格遵醫用藥,并叮囑患者定期復查。加強對自控能力差的患者用藥的監督和巡查,告知患者家屬結合監督,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聯系醫生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第四、護理人員需做好危險因素的評估,以有效的減少燙傷、跌倒、壓瘡以及墜床等意外事件的發生;醫院需在存在風險的地方張貼醒目的標實,同時拉出病床兩側的護欄。叮囑患者家屬為其翻身,并勤換衣物。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意外事件、并發癥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
1.3.1護理滿意度標準 根據我院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評判,滿分為100分,評分≥90分表示非常滿意,評分60~89分表示滿意,評分<60分表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計數資料(%)行Χ2檢驗,涉及計量資料(平均值±標準差)行t檢驗,采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2.1 意外事件和并發癥 見表1。由表1數據可知,研究組患者意外事故發生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7.68,7.78,P<0.05)。
2.2 護理滿意度見表2,由表2中數據可知,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9.0%、86.0%,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X2=12.18,P<0.05)。
3討論
神經內科患者多以中老年患者為主,且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該科室患者數目逐年增長。且神經內科患者的病情危重,治療周期長,護理難度較大,且存在較高的護理風險。因此,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質量要求也就越高。近年來,相關文獻研究指出,利用精細化護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醫院醫療水平,降低護理風險,提高護理服務質量[3]。精細化護理管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理念,且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該模式的護理文化理念以及管理理念也越來越成熟。精細化護理管理的重點在于突出護理期間的細節操作,充分的利用醫療資源,以充分滿足患者的需求為宗旨,進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4]。精細化護理不僅強調了精益求精的護理技術,同時加強對護理過程中細節的把控,尤其強調護理過程中對執行的細化要求。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近一年來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探討精細化護理管理在神經內科疾病中的應用效果。由文中表1結果可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意外事件和并發癥的發生率;由表2中的數據可知,精細化護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疾病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質量,以減少護理意外事件和并發癥的發生,同時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提高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
參考文獻:
[1] 魚池池,李霞. 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8,3(18):163-164.
[2] 趙艷. 精細化護理管理對提高神經內科護理質量的效果分析[J].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7,49(4):504-505.
[3] 夏挺. 精細化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8,3(8):154-155.
[4] 諶潔. 精細化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23(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