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
摘 要:現階段,在教學改革如火如荼開展的過程中,幼兒園教育也積極的參與其中,主要就是通過幼兒園的教育能夠為幼兒的學習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這一時期的教育工作也不容忽視。而幼兒園中開展多元化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水平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傳統教育方式下,幼兒能夠學習到的知識較少,甚至會抑制幼兒的天性,使其能力無法得以發揮。基于此本文提出幼兒園班本課程的開展方式,希望能夠在班本課程支持下,良好的提高幼兒創新素養,使其在最新的學習環境下得到進步。
關鍵詞:幼兒園 班本化課程 實施策略
一、班本課程創設的理念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其心理和年齡都不夠成熟,會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環境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這一時期是幼兒進行探索和學習的階段,如果給與的資料和學習內容足夠形象、足夠具體,那么就會對幼兒產生一定的吸引,也能夠對其產生教育的作用,保證幼兒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最終學到良好的知識。因此幼兒園教學中,為了能夠保證幼兒活動更加方便,也可以把校園中的學習材料,以及班級內部所具有的資料進行整體性的劃分,分成多個不同的種類,這也屬于不同類型的班本化課程內容,其能夠為幼兒創設環境提供良好的材料,充分發揮班本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幼兒園班本化課程實施原則
1.對班本課程材料合理配置
在幼兒園的班本課程建設中,不同的材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班本課程材料的合理分配,能夠保證教學開展的質量和效果得到良好的提高。與此同時如果在整個活動開展過程中,材料的性質并不合理,那么教學的目標也會最終受到一定的影響,而無法達到效果。教師在班本課程的材料進行購買和選擇時,需要進行引導和探究的方式,在幼兒進入班本課程進行整體活動的時候,清楚教師提供的資料,能夠保證自身所吸取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1]
2.準確把握課堂特質,創設活動環境
對于幼兒園重班本課程的環境創設情況來看,就是主要需要關注的還是整個課堂資源的劃分,其中重點是數學和科學的部分,還有情境創設部分。要求教師保證每一個部分都能夠擁有不同的資源特點,所以教師才需要綜合性的考慮,并且在此基礎上對部分的班本化資源進行創設。教師在創設過程中,需要對班級中的人數進行合理的規劃,同時教師還需要關注的就是相同的游戲資源選擇也要劃分出年齡上的差異,這樣能夠保證不同深度的游戲資源對幼兒造成不同的影響,才能重點發揮班本化教學資源的特點,保證整個幼兒園中其學習環境的創設,符合幼兒發展的需求。[2]
3.結合幼兒興趣愛好,增加班本課程內容
幼兒園中的班本課程主要指的就是根據班級中已經有的資源進行分析和創造,以此打造出符合學生特點的課堂環境,為幼兒的學習游戲和活動給與輔助。而班本課程的創設能夠直接對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造成影響,良好的資源創設能夠有效地對幼兒進行教育,也能夠達到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最終目標。所以班本課程的內容想要順利使用,還需要在原本的教學內容上進行添加,把二者相互結合,達到對幼兒整體活動的質量產生直接性的影響,讓幼兒獲得最為理想的學習資源,保證幼兒發揮自身的潛能。
三、幼兒園班本化課程實施的策略分析
1.創造良好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幼兒階段對幼兒開展教育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關注到幼兒自身所具有的學習知識的能力,教師還需要在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本體出發,有針對性地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找出最佳的教學計劃,這樣才能夠激發幼兒對于課堂知識學習的興趣,使其愿意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之中,更好地帶動和促進幼兒全方面的發展。想要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開展的活動中,加強幼兒所具有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素質,就需要教師能夠在課堂進行中,善于創造一定的學習情境,并且不斷地對情景進行更新,給幼兒耳目一新的感覺,使其更加愿意參與到課堂之中,進而發揮出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幼兒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
2.抓住機會,重視能力培養
在幼兒班本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很多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甚至因為不愿意參與到班本課程之中,導致幼兒學習的效率較低,實踐能力相對也比較差。而幼兒教師在課堂上往往關注的重點是課堂的紀律,以及幼兒是否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遵守紀律,完全忽視了幼兒個體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在教師指導幼兒參與班本課程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強調課堂學習的紀律的同時,也需要關注的幼兒學習的效果,在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時期的幼兒,給與的教學方式也不同。主要就是因為幼兒階段,其思維和智力雖然屬于發展的初期,但是成長速度較快,學習能力也會有所不同,對于很多的事物認識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也導致了幼兒對于知識學習表現力的不同。
3.營造自主、寬松的班本課程環境,激發幼兒創新欲望
在幼兒創造力培養的過程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理念,實際上這里所涉及到的解放,就是給幼兒創造出自主、自由、放松的學習環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幼兒的潛能才能夠最大程度地被挖掘,所以班本課程的環境是幼兒創新素養培養的基本保證。我國相關的綱要中也指出,教育資源中環境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還需要通過最佳環境的創造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帶動幼兒成長和進步,所以在豐富物質環境的支持下,幼兒自主活動才能夠更好的開展,幼兒園中的教師也需要按照幼兒年齡的特點,以及班本課程所涉及到的主題內容和地區性的季節變化,不斷地對課堂內容進行創新。
結語
綜上所述,縱觀我國幼兒園傳統工作開展情況能夠看出,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幾乎都是把幼兒禁錮在課堂之中,并沒有啟發性的進行教學,而課堂的開展,也是以教材為主要的核心和脈絡,要求幼兒能夠在學習教材知識的基礎上,根據教材提出的要求進行知識的吸收和學習,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幼兒潛能的激發,甚至很多幼兒會認為課堂環境單一、枯燥,不愿意參與其中。而本文所提出的班本化課程的實施,主要就是在幼兒年齡和心理需求的角度,創造性地提出一定的教學工作開展方式,這樣對于幼兒綜合能力的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性作用。
參考文獻
[1]聶坤麗.循生活之實探班本之路——談部編教材小學《道德與法治》班本化教學的實施[J].重慶與世界,2018(22):88-91.
[2]顧靜.幼兒園課程游戲班本化的有效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