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軍
摘 要:初中英語是學生系統學習英語的第二大階段,不少學生利用初中英語的學習,有效提升了對英語學習的理解,但是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初中英語學習中一帆風順。事實上,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不少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漸漸被遠遠甩在學習隊伍后面。面對嚴峻的教學現狀,如何在教學中完成學困生轉化成為每一位英語教師需要完成的重要教學任務。本文將從初中英語教師找到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針對學困生成因提出解決辦法,持續關注學困生學習進步情況三個方面,圍繞學困生轉化展開系統論述。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初中英語;教學實踐
對大部分英語教師來講,初中英語是一項頗為系統而重要的教學工作,而學困生的出現則意味著英語教學工作可能存在的問題。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面對學困生的大量出現時,首先要保持鎮靜,從容不迫地與學生開展互動交流,從中得到學困生的主要成因,然后在教學實踐中針對這些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在教學中持續關注學困生學習進步的情況,一步步推動學生走出學困生的泥沼,積極快樂地學習初中英語。
一、找到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
凡事有因必有果,學生為什么會成為學困生?這與學生本人有莫大的關系,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自身來找到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面對解決學生的學困生問題有很大的幫助。不少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教師雖然在講臺上講課,但是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心不在焉,使得自己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一點點落后于人。部分學生是因為養成了不良的英語學習習慣,使得學習效率大幅度下滑,一天天積累的退步使得學生一點點滑入學困生的深淵:部分學生在教師講課時開小差,使得教師的講解完全無法為其學習英語提供助力,甚至都沒有做筆記和提問的意識,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不良學習習慣,都是學生成為學困生的根源所在。另外部分學生成為學困生與教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教師的英語教學跳躍性大,講解針對性弱,都可能呆滯學生英語學習不透徹,使得學生在知識點學習過程中存在疑惑,會嚴重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長期積累下來,自然會成為學困生。
二、針對學困生成因提出解決辦法
根據上述內容,教師可以總結出一個結論: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出現,并非是偶然事件,而是多種原因綜合導致的,既有學困生本人自己的意見,同時與教師的教學也存在著不小的聯系。首先,針對學生英語基礎知識不扎實的問題,教師可以調整初中英語教學難度和內容,利用低門檻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在課下時間對學生開展課下輔導,讓學生鞏固基礎的英語知識,以促使學生能夠早日完成訊困生轉化。如在《The Changing World 》一單元中,教師可以在課下為學困生進行一定的指點,幫助學生解決自己在心中的疑惑,然后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初中英語學習,幫助學生完成學困生的轉化。然后,對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形成的不良學習習慣,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完成學困生轉化。如在《Saving the Earth》一單元中,教師需要提醒學生認真聽講,督促學生在上課期間做好筆記,在教學中時常提問學生,讓學生的大腦始終處在活躍狀態。在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步步推動學困生轉化任務完成的進度。最后,針對教師在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對自己現階段的教學進行一個反思,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重新梳理一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調整,幫助學生提升其英語學習能力。如在《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一單元中,學生在面臨新知識時,需要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尤其是學習理解能力相對比較欠缺的學生而言,對教師所講內容的理解比較費力,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降低講解的跳躍性,爭取讓更多的人跟得上教師的思路,幫助學生走出學困生行列。
三、持續關注學困生學習進步情況
眾所周知,學困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教學現象,而學困生轉化工作也是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教師在學困生的開展過程中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持續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及時幫助學生對眼下的學習困難進行積極的指導,以幫助學生一步步完成學困生轉化。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師完成學困生轉化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找到學困生的成因,這對教師完成學困生轉化頗為重要;第二個階段的工作需要在第一個階段的基礎上展開,教師需要針對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在教學實踐中穩步實施;第三個階段十分關鍵但是也比較漫長,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個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且需要持續開展,才能一步步完成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利華.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J].英語廣場,2019(06):137-138.
[2]周明.巧用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轉化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教學探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6(Z2):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