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玲利
摘要:民族音樂是自古至今的中國音樂家專業能力和音樂智慧相結合的產物,在形式上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和風格,在內容上廣泛反映各個歷史階段中國人民的生活內容以及社會風貌。我國的民族音樂既包括漢族音樂,又包括各個少數民族的音樂,具有豐富的文化歷史內涵。民族音樂是我國歷史文化藝術殿堂中的瑰寶,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是音樂教育的義務和責任。本文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探討傳承與發展民族音樂的必要性、音樂教育對傳承發展民族音樂的重要作用,以及音樂教育傳承發展民族音樂的方式探索。
關鍵詞:民族音樂;音樂教育;傳承發展;藝術創新
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文化藝術的濫觴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古代人民在生活和勞動的過程中,不僅萌生了音樂創作的欲望,而且摸索制作出了形式多樣的民族樂器[1]。將寶貴的民族音樂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是音樂教育者乃至所有炎黃子孫的光榮使命和不容推卸的責任。
一、傳承與發展民族音樂的必要性
(一)民族音樂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中國的民族音樂具有獨特的形式特征和豐富內涵,體現了古老的東方韻致和中國風格,形成了規模龐大的中國音樂體系。民族音樂既包括各種民族樂曲、歌舞,又包括不同的樂器、演奏工具和戲曲等[2]。從賈湖骨笛到曾侯乙編鐘,從秦腔昆曲到雜劇京戲,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璀璨的民族音樂遺產。講究和諧和意境的中國民族音樂廣泛汲取了來自中原音樂、四域音樂,以及異域外邦音樂的豐富營養,以其優美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包容蘊藉的文化內質成為了全體中國人民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二)民族音樂在世界音樂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中國的民族音樂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具有深厚的藝術造詣,具有十分寶貴的文化、藝術、歷史價值,不僅是中國各時期、各地方文化歷史的反映,而且記錄著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對自然、世界和社會、人生的認識與感悟,具有深邃的思想內涵,對現代的中國音樂具有深廣的影響。隨著全球化趨勢的日漸增強,各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民族音樂也借此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傳播[3]。具有東方氣息的音樂元素和工藝精巧的民族樂器給世界音樂版圖增添了斑斕的色彩。中國的民族音樂無論從歷史、造詣,還是特色、貢獻等各方面衡量,都在世界音樂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民族音樂對中國人乃至世界人民具有深遠影響
從古代的教化、娛樂功用,到其后更加多元的應用領域,中國的民族音樂對中國人乃至世界人民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民族音樂中,可以體察中國各個朝代和歷史時期的社會面貌、風土人情,可以感知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對生命、萬物,以及時空、世界的認識。可以說,民族音樂既是中國人了解歷史、與先人交流的橋梁,也是世界人民認識中國、熱愛中國文化的窗口。
二、音樂教育對傳承發展民族音樂的重要作用
(一)更具專業性與系統性
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是所有炎黃子孫的責任和使命。但是,要想從真正意義上將形成龐大體系的中國民族音樂傳承發展好,主要還是依賴于專業的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絕對不僅僅是了解幾種民族音樂樣式、會演奏幾種民樂樂器,或者能辨認幾種民族樂曲那樣簡單。基于正規的教育體系、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大批專業的教育人才,音樂教育能夠為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最具專業性和系統性的權威依據,以保證民族音樂傳承發展的完整性、準確性。
(二)育人與傳藝相結合
音樂教育對傳承發展民族音樂的另一方面重要作用在于,通過系統的音樂教育既可以實現對民族音樂多種技藝的推廣和傳承,又能夠有針對性地培養出多種民族音樂的專門人才,從而賦予民族音樂永恒的靈魂與生機。
三、音樂教育傳承發展民族音樂的方式探索
(一)激活民族音樂的當代價值
音樂教育要想實現對民族音樂的有效傳承和發展,就要將民族音樂置于不斷發展進步的時空思維中,探尋和激活民族音樂的當代價值,賦予民族音樂新的生命力。民族音樂在探求人類歷史演進、詮釋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謀求民族間團結互信等方面都具有可挖掘的時代價值。
(二)拓展多樣性的民族音樂表現形式
隨著社會的進步、各國間文化的交流,以及各種藝術形式的不斷更新發展,民族音樂也可以嘗試更多樣的表現形式。古今中外的對接與融合,可以使古老的民族音樂煥發出嶄新的藝術魅力。例如,民族音樂與數字媒體技術的結合、民族音樂與外國音樂的合作、民族音樂在美術、教育、心理學等領域的應用等,都是音樂教育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可以探索的方向。
(三)培養和挖掘民族音樂傳承人
在新時代,民族音樂的傳承人已經不能再局限于對民族音樂歷史的了解、對民族音樂技藝的掌握、對民族音樂貢獻與成就的宣傳,而應該是具備更全面的能力素質,可以將民族音樂從現在引領到未來的復合型人才。這樣的人才或者對民族音樂有獨特的、全新視角的感悟,或者能夠找到民族音樂與當下時代的新的連接點,或者能夠在形式或精神層次推動民族音樂實現新的突破……這類新型的民族音樂的傳承人需要音樂教育來培養或挖掘出來。
結束語
民族音樂需要依賴音樂教育來傳承和發展,正如音樂教育也永遠不能脫離文化母體的土壤一樣。音樂教育既承擔著民族音樂傳承發展的重任,也是民族音樂在當代和未來實現價值煥新和永恒發展的希望所在。隨著音樂教育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民族音樂將綻放出新的魅力,并且為音樂教育提供更加鮮活多彩的藝術資源。
參考文獻:
[1]王健博.探究民族音樂在中國音樂教育中的地位與發展[J].北方音樂,2018,38(18):232.
[2]劉安娜.民族音樂在學校音樂教育中的傳承[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18,32(02):77-80.
[3]仇博,孫娟.民族音樂文化特色在音樂教育中的傳承發展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8,39(04):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