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珍 房婷婷
摘 要:學生黨建工作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事關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抓好學生黨建工作中的主要矛盾,為黨和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提升黨建工作活力,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成為當前學界以及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過去一段時間內,部分高職院校黨建實效性不足,制約了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步伐。鑒于此,文章就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闡述,結合相關理論學說提出自己的建議,旨在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黨建工作;學生黨員;高職院校;創新
一、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必要性
一方面,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能夠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做好學生黨建工作,嚴格把控學生黨員的質量和數量,能夠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相反,如果忽視黨建工作,那么勢必會導致學生黨員出現精神缺鈣、思想渙散等問題,制約學校的發展[1]。另一方面,加強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能夠更好地培養出一批復合型人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不僅應當注重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更應當注重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只有抓好黨建工作,才能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和理論在高職院校進一步得到宣貫。總而言之,高職院校必須要將黨建工作作為一項根本性和長期性的工作來抓,重視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作用,創新黨建工作的模式。
二、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黨員數量增加,但質量下降
近些年來,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黨員的數量也隨之增加。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質量不高。第一,部分高職院校的一名教師黨員需要培養多個積極分子,難以有效對每一個積極分子進行全方位考察,影響了學生黨員發展的質量[2]。第二,部分高職院校存在“重入黨前教育,輕入黨后教育”的現象,學生為了入黨而入黨。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對于黨的方針、政策以及先進理論、先進文化的掌握力度不足,難以發揮出自身的帶頭模范作用,影響了黨組織的整體形象。
(二)黨建活動缺乏創新
現階段,部分高職院校黨建活動缺乏創新,學生黨員主動參與的意愿不強,黨建活動流于形式。部分高職院校教師的教育內容缺乏時效性,教育方式陳舊,工作思路狹窄。例如,部門教師盲目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講報告、開大會等層面,忽視從實踐層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滯后、乏味和枯燥。
(三)學生黨員監督機制不健全
現階段,部分高職院校對學生黨員的監督與管理力度不足。第一,部分高職院校尚未出臺相關的規章制度來明確學生黨員監督與管理的內容與主體。同時,學生黨支部對于學生黨員的監督與管理力度不足[3]。第二,部分高職院校尚未建立監督反饋制度,導致監督反饋渠道不暢。在這種環境下,學生黨員的監督主體難以擴大化,不利于提升學生黨員的規范意識以及責任意識。
三、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對策
(一)健全學生黨員教育培養考察機制
高職院校在發展黨員過程中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系統的教育選拔機制,真正將思想政治素質硬、學習成績優秀以及專業能力強的學生選拔進黨員隊伍當中,提升學生黨員隊伍的整體質量。第一,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明確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主體以及考察責任,集中資源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系統化培養,按照程序及時將符合要求的入黨積極分子轉為預備黨員。同時,在考察入黨積極分子過程中,要認真聽取群眾評價、團組織意見以及教師意見,增強黨性考察結論的可信度。第二,高職院校要重視入黨后教育,強化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改變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功利性入黨”“盲目從眾入黨”問題,端正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做好入黨后的繼續教育工作,定期組織不同專題的教育活動,全方位提升學生黨員的質量。
(二)創新黨建活動形式和內容
高職院校作為國家“藍領”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要將黨建活動與學生培養工作密切關聯起來。第一,高職院校教師可以加強學生黨員社會實踐長效機制建設,增強學生黨員的社會實踐能力,實現社會實踐與黨建工作的有效融合。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黨員開展基層調研活動、三下鄉活動、服務基層活動,切實提升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培養出一批服務群眾、服務社會以及服務基層的學生黨員。第二,高職院校教師可以進一步豐富黨建活動的內容,將 職業紀律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納入到黨建活動當中,建立起黨的理論學習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長效機制。
(三)健全學生黨員監督機制,發揮黨員帶頭模范作用
學生黨員帶頭模范作用的發揮離不開監督。為此,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健全監督體系,強化監督措施。第一,高職院校要明確監督的主體和監督的內容。學生黨支部作為學生黨員日常教育、日常管理的基層黨組織,可以出臺相關的監督細則,明確學生黨員的日常考察指標,規范學生黨員的言行。第二,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拓寬監督與管理的渠道,擴大監督主體,強化廣大師生對學生黨員的監督。
四、結束語
近些年來,國家愈發重視高職院校教育工作,高職院校中學生黨員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對學生黨員進行有效管理,增強學生黨員的政治站位,抓好學生黨員的政治生活以及組織生活,值得從理論層面加以探討。文章重點就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本研究可以發現,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涉及的內容較多,有一定的特殊性。為此,相關教師必須要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立足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黨建工作,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帶頭模范作用,為黨和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相信在高職院校教師的努力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在高職院校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會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靜娜.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路徑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47-48.
[2]馬方琳.高職院校學生黨團建設工作的創新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9):1-2.
[3]鄧向榮.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26):84-85.
作者簡介:
李珍珍(1983-)女,籍貫:山東省菏澤人,學歷:本科,畢業于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現有職稱:中級;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