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霞 范宏元
摘要:目的:系統評價蠲痹湯治療RA的臨床療效。方法:計算機檢索數據庫Pub Med、EMbase、中國知網(CNKI)、維普數據庫(VIP)及萬方數據庫(WANFANG),以蠲痹湯加減治療RA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為研究對象,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19年1月。通過兩位研究員獨立篩選文獻,提取文獻資料及評估偏倚風險并采用Rev Man5.3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結果:共納入12個RCT研究,總樣本量為1025例,其中試驗組516例,對照組509例。Meta 分析結果顯示:蠲痹湯加減治療RA的有效率優于常規西藥治療 [RR=1.25,95%CI(1.18,1.32),P<0.00001],且蠲痹湯加減在關節腫脹指數[WMD=-2.27,95%CI(-3.26,-1.28),P<0.00001]、晨僵時間 [WMD=-1.71,95%CI(-3.33,-0.10),P=0.04]、ESR [WMD=-2.88,95%CI(-14.59,8.83),P=0.63]、CRP [WMD=-1.85,95%CI(-9.34,5.64),P=0.63]等指標改善均優于常規西藥。納入的研究有2個提及不良反應。結論:蠲痹湯加減治療RA較常規西藥療效更優,但現有臨床研究存在數量少,質量低等問題的限制,需要開展更多高質量,大樣本,多中心的臨床隨機雙盲研究驗證。
關鍵詞:蠲痹湯加減,類風濕性關節炎,Meta分析
【中圖分類號】R6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4-043-04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對稱性、慢性、進行性多關節炎,是以關節滑囊慢性炎癥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發病機理多為關節滑囊的炎癥、細胞浸潤、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關節軟骨、軟骨下骨、韌帶和肌腱等,造成關節結構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晨僵、關節畸形與功能障礙等。因此能夠早期、有效地控制RA的病情發展具有重大意義[1]。目前西醫主要以非甾體類抗炎藥、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治療,但治療效果欠佳且副作用大[2]。祖國醫學在治療此病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中醫藥從整體觀出發,辨證論治,對治療RA有著獨特的優勢,具有多層次、多靶點、減輕毒副作用的特點[3-4]。本病屬于中醫“痹證”范疇,因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加之患者年老臟腑虛衰,腎氣不足,久痹不愈,正虛邪戀,絡脈痹阻,筋痹不已。蠲痹湯出自清·程鐘齡《醫學心悟》,有祛風除濕、蠲痹止痛之效,主治風寒濕痹證。本研究擬通過Meta分析比較蠲痹湯治療R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為今后的臨床治療提供循證醫學依據。
1資料與方法
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數據庫 Pub Med、EMbase、中國知網(CNKI)、維普數據庫(VIP)及萬方數據庫(WANFANG),檢索時間為數據庫建立至2019年1月,搜集蠲痹湯加減治療RA的隨機對照試驗(RCT)。采用主題詞結合自由詞檢索方式,中文檢索詞包括為“蠲痹湯”、“蠲痹煎”、“類風濕性關節炎”、“隨機對照試驗”等) ;英文檢索詞包括“Juanbi decoction ”、“Juanbi fried”、“rheumatoid ?arthriti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2納入標準
①文獻類型: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s,RCTs),有無盲法均可;②試驗對象:所有受試對象均符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不限年齡、性別;③干預措施:治療組采用蠲痹湯加減,配合或不配合常規西醫治療,對照組采用單純使用與試驗組相對應的西醫治療;④結局指標:主要指標為總有效率(包括痊愈、臨床控制、顯效,余則歸為無效),次要指標為關節腫脹指數、關節疼痛程度、晨僵時間、C-反應蛋白(CRP)、血沉(ESR)、類風濕因子(RF)等。
1.3排除標準
①研究資料不完整,無各指標的原始數值,無法提取數據統計分析的文獻;②同一試驗或數據重復發表的文獻;機制研究,經驗總結,個案報道,綜述等非 RCT 文獻;③動物實驗研究文獻。
1.4文獻篩選 由兩名研究員各自獨立閱讀被檢出文獻的題目及摘要,根據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對明顯不符要求的文獻予以剔除,對其余文獻進一步詳細閱讀后判斷是否納入本次研究。
1.5資料提取 由兩名研究員根據研究內容的需要制定表格明確提取目標后,獨立提取相應資料,提取完成后二者交叉核對,意見發生分歧時請教專家討論裁定。
1.6質量評價 采用 Cochrane 協作網推薦的 RCT 偏倚風險工具對所有納入文獻進行偏倚風險評價。
1.7統計學方法 ?使用 Rev Man5.3 軟件對納入的文獻進行Meta分析,根據納入數據的不同性質采用不同的分析方式,其中二分類數據使用RR描述,連續變量類數據使用MD描述。二者均以95% 置信區間(confidenceinterval,CI)表示,P<0.05 時認為二者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本研究異質性檢驗,假設 I2的顯著性水平為 50%,當 I2≤ 50% 時提示研究結果的
異質性較小,故使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I2>50% 時則提示研究結果存在異質性,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結果。
2.1文獻檢索結果 ??共檢索到相關文獻75篇,其中經兩名研究員通過相關文獻篩選流程剔除后,最終納入12[5-16]篇文獻。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圖 1。
2.2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 ?納入研究文獻的基本特征見表1。
2.3納入文獻質量評價 ?納入研究文獻的質量評價見表2。
2.4納入研究文獻的偏倚風險評價 ??使用 Cochrane 協作網提供的的“RCT 偏倚風險評估”工具對納入文獻進行分析,7[5-7,9,11,14,16]篇文獻描述了具體的隨機方法,且1[7]篇文獻的隨機方法存在可控性,其余文獻僅提及隨機分配,并未明確指出隨機方法,12篇文獻均均未提及分配隱藏方法、盲法及失訪,具體風險偏倚評價結果見圖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R=1.25,95%CI(1.18,1.32),P<0.00001](見圖 3),提示蠲痹湯加減治療RA的有效率優于常規西藥治療。同時采用漏斗圖分析顯示其分布較對稱(見圖4),說明發表偏倚較小,結果可信度高。
3.2兩組關節腫脹指數比較 ?5[10-11,14-16]篇文獻以關節腫脹指數作為結局指標,共納入患者318例,其中治療組160例,對照組158例。Meta結果顯示:納入研究存在異質性(P<0.00001,I2=94%),故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值 [WMD=-2.27,95%CI(-3.26,-1.28),P<0.00001],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試驗組相較于對照組在改善關節腫脹指數上更有優勢。(見圖5)
3.3晨僵時間比較 ??共有6[7,10-11,14-16]篇文獻對晨僵時間比較,共納入患者479例,其中治療組241例,對照組238例。納入研究有異質性(P<0.00001,I2=100%),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值 [WMD=-1.71,95%CI(-3.33,-0.10),P=0.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試驗組在改善晨僵時間方面優于對照組。(見圖6)
3.4 ESR比較 ?共有7[5-6,9-11,15-16]篇文獻對ESR進行比較,共納入患者671例,其中治療組337例,對照組334例。納入研究有異質性(P<0.00001,I2=100%),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值 [WMD=-2.88,95%CI(-14.59,8.83),P=0.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試驗組在改善ESR方面優于對照組。(見圖7)
3.5CRP比較 ?共有6[5-6,9,11,15-16]篇文獻對CRP進行比較,共納入患者613例,其中治療組307例,對照組306例。納入研究有異質性(P<0.00001,I2=100%),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值 [WMD=-1.85,95%CI(-9.34,5.64),P=0.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試驗組在改善CRP方面優于對照組。(見圖8)
4 安全性分析
2篇文獻描述了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二組均以消化道癥狀為主要表現,其中試驗組消化道反應共3例,皮損1例,肝功能受損1例;對照組消化道反應10例,皮損2例,肝功能受損2例。2組在對癥治療后均緩解,未影響后續治療及隨訪。
5 討論
本研究證實了蠲痹湯加減治療RA的總有效率,臨床癥狀如關節腫脹指數、關節疼痛程度、晨僵時間;實驗室指標如ESR、CRP、RF方面改善均優于單純西藥治療。在不良反應方面,對照組的消化道反應發生率均明顯高于試驗組,說明蠲痹湯加減治療RA的安全性高于西藥治療。但從文獻評價質量上來看,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中僅有7篇提及隨機方法,12篇均未提及盲法,且均未詳細描述分配隱藏方案,故不排除研究數據在選擇、實施、測量、失訪等方面存在偏倚可能。且本文納入RCT的文獻僅12篇,臨床數量少。因此,在今后還需大樣本、多中心、高質量的臨床試驗研究,為RA的臨床治療提供更多依據。
參考文獻:
[1]仲超,馬勇,周雪添,宗永剛.蠲痹湯及其變方在骨傷科的臨床應用與實驗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07): 795-798.
[2]池里群,周彬,高文遠,等.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用藥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15) :2851-2858.
[3]孫琳,潘秀霞,劉冬松,等.復方玄駒膠囊口服聯合關節腔注射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0(3) :196-200.
[4]呂鷺萍,陳進春.中醫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研究述評[J]中醫學報,2012,27(6) : 757-758.
[5]裘妍.蠲痹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2):4-5.
[6]馬秀琴,任靜靜,劉加昌.蠲痹湯聯合甲氨蝶呤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清相關因子及骨代謝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14(01):122-125.
[7]馮彥飛,常增偉.蠲痹湯加減聯合甲氨喋呤及來氟米特治療活動期類風濕性關節炎寒濕痹阻證臨床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9):165+167.
[8]葛步琴,楊光輝,陸泳,何奕坤.蠲痹湯熏洗法緩解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疼痛的效果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7,42 (10):1415-1417.
[9]李建,榮兵,賈峻,潘明柱.蠲痹湯加減對風寒濕痹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液中炎癥因子,血清MMP-3,OPG及RANKL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23(22):165-170.
[10]李欣.蠲痹湯聯合吲哚美辛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17):66-67.
[11]王蓉輝,陳運春,王偉麗,邱勝衛,葉青,林丹.蠲痹湯加減聯合甲氨喋呤及來氟米特治療活動期類風濕性關節炎寒濕痹阻證臨床觀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22(06):167-171.
[12]牛潔.蠲痹湯聯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 (55)
[13]李志福.蠲痹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6):21.
[14]趙志強,李沛,閻曉霞,潘富偉.蠲痹湯聯合聯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療效觀察[J].光明中醫,2014, 29(08):1703-1705.
[15]趙偉剛.蠲痹湯聯合甲氨蝶呤和雙氯芬酸鈉治療類風濕關節炎36例[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06):15-16+30.
[16]鄭虹,李恒飛.加減蠲痹湯內服外熏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VIP學報,2013,15(0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