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梅花
摘要: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基于家庭承包經營建立起來的一種經營互助組織,主要服務于同類型農業生產的經營者或同類型農產品的生產,其組成人員以及服務對象都以農民為主,以至于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所以為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有序發展,本文主要闡述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問題;解決對策
現如今,農業依舊是我國的第一產業,在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農業產業模式改革勢在必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不僅能增強農村生產力,加強農業組織建設,還能提高農產品抵御災害的能力,增加農產品產量,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鑒于此,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下,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一、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能力不足
在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時,其內部并未及時形成健全的管理體系,導致內部管理缺乏規范性。很多農民專業合作社都只有一名管理人員,在村里雖有一些威望,但日常處理事務時往往管理小于人情,出現決策不民主、資金分配不均等問題,無法為社員的基本利益提供保障。面對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效益較低的情況,使一些社員慢慢失去信心,甚至退社,嚴重制約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和發展。
(二)缺乏發展資金
當前很多農民專業合作社缺少資金大戶,大多數社員都是中小農戶,經費、會費收繳難度較大,同時政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夠,特別是資金方面的支持,導致農民專業合作社缺少必要的資金,財力有限,無法配備完整的設備設施,無法引進新項目或新品種,阻礙了相關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不利于農民專業合作社擴大規模,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三)人員素質問題
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這幾乎屬于共性問題,大部分社員都只有初中甚至小學及以下的學歷,學習意識和法律觀念淡薄,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弱,掌握新技術的速度慢,習慣于簡單的器械操作,無法使用有較高科技含量的大型農業機械設備,勞動效率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人員也缺少經驗,只有個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產品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大多數都只對產品進行簡單的初加工,附加值較低,無法形成產業鏈,限制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二、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加強內部管理,增強發展動力
1.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機構、規章制度,建立民主管理與監督機制,嚴格實行一人一票制,增進社員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看,當前的市場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市場的重要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獲得發展,就務必要讓經濟管理人才真正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和運營。加快改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整體結構,促進合作社持續快速發展,同時建立融合生產、倉儲、物流、市場營銷等環節的合作社,促進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企業之間、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之問、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建立有密切聯系的農村經濟合作體系,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促使農產品的種植、物流以及銷售等都能快速滿足市場需求,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控制成本的能力和盈利的能力,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奠定堅實基礎。為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還應積極借鑒西方國家發展農業合作社的經驗,同時注重開發現代電子商務,利用網絡營銷模式降低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外銷售的成本,擴大消費人群定位,把80后與90后人群作為主要消費對象,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
2.增加資金投入,提供發展支撐
對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而言,資金是不可缺少的支撐,政府應積極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有方向、有目的地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扶持渠道。例如:在提供財政資金時,應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資金支持,整合惠農強農資金,使其向合作社傾斜;在引進資金時,政府應立足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際情況,制定并落實一系列優惠政策,有效吸引外界投資,讓其資金來源渠道越來越寬:在提供金融支持時,要求金融機構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際情況降低門檻,豐富擔保方式,讓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便利金融服務:鑒于社會閑散資金比較豐富,拓寬投資渠道義存在局限,在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社會資本時,國家與地方政府都應制定鼓勵政策,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合作社:同時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各種各樣的技術推廣活動,把資金間接投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限制合作社出現資金利用不合理的情況。
鑒于農業種植的風險很大,病蟲災害、自然災害等都會對農民的收益產生嚴重威脅,尤其是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中,一旦遇到農業災害就承受嚴重打擊,應完善制定保險措施,加大發展政策性保險的力度,基于財政支持建立特大風險分散和農業再保險機制,加深合作社和農民資金互助組織之問的合作,豐富借貸融資功能,并促使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步融入互助合作保險、商業保險等業務,融合農業保險、農村信貸,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自主融資而言,應自主研發能提升其發展效益的高價值產品,為其安排低利率貸款,有針對性地利用未來資金,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二)注重社員培訓,提升品牌效應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是南內外部因素共同決定的,在把握并完善各種各樣的有利的外部條件的同時也需要努力提升社員的素質,只有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不斷引進創新型人才,才能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除了要讓能力出眾、學習能力較強的管理層人員接受全面的培訓外也要經常組織普通社員學習交流,讓在經濟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現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和壯大,提高經濟管理水平;經常派社員去其他規模較大、管理較為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交流和學習,掌握先進管理理念、靈活發展思路、科學工作方法,同時支持社員參加大合作社、高校等組織的交流會議,及時把握市場動態,了解最新科研成果。通過為社員提供培訓與學習的機會,讓社員們明白只有不斷努力學習,堅持與時俱進,才能持續提升自身素質,并依托良好的待遇塑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秀社員,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戰斗力、凝聚力,達到合作社與社員雙贏的局面。
與此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盡快培育屬于自己的品牌,知名的品牌不但能顯著增加產品附加值,還能利用品牌效應有效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其他產品,擴大合作社的整體知名度。如果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沒有建立自主品牌,就應及時通過集體會議協商制定產品品牌,緊接著利用合作社的網站或更有效的推廣平臺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在大眾逐漸認可合作社的品牌之后堅持不懈地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保證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客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品牌的滿意度、忠誠度。如果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前已經建立品牌,就可整合現有品牌,促進品牌升級發展,通過品牌建設獲取更多經濟收益,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效益。
三、結語
農業和國計民生息息相關,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實體型、緊密型的經濟體,它的出現有利于整合農業資源,形成規模效應,提高農村整體經濟水平??傊?,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即便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管理力度不足、缺乏發展資金、人才素質和產品科技含量較低等問題,但只要想辦法解決,不斷強化內部管理,增加資金投入,注重社員培訓,就能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可持續發展,優化農村經濟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張妍.農村合作社在我國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參謀,2018(02):24.
[2]周國艷.關于發展農村合作社的建議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6(04):20+34.
[3]夏寶華.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合作社的發展問題分析[J].經貿實踐,2016(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