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 要:語文在學生的未來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門可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課程,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教師教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寫好作文,那么要想讓學生寫出更好的作文就要讓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本文將以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為出發點展開論述。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給行業內人士以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重要性
引言
對于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在豐富學生們課外閱讀的同時,從多個方面豐富學生的習作素材,更好的完善在課堂上講到的內容,加強語法的教學,真正的將語文的學習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利用課外閱讀內容的豐富性,可以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到不同的寫作模式,有著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的作用。
1 目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首先是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低。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較小,不善于觀察新鮮的事物,缺乏對事情的思考。面對作文,他們不知道從何下手,沒有思路,甚至缺乏對寫作的興趣。加上教師一貫的教學套路,學生不愿學習,不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極度的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日積月累,教學效果受到了影響,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沒有得到提高,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其次是沒有正確的寫作方向。許多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會遇到沒有思路、不知從哪幾個方面寫起,以至于寫出的文章類似流水賬。種種現象說明學生沒有正確的寫作方向,教師的指導評價不到位使學生處于迷茫的狀態。大多數的學生都處于模棱兩可的狀態,這樣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均有著不良的影響。我認為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是不可分割的,閱讀是寫作的一部分,同時寫作也是閱讀的一種表現形式,兩者不能分割。教師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講評,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2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分析
2.1積累素材
小學生的寫作素材較少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也是教學工作的難點所在,為了較好豐富小學生的寫作素材,通過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積累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式,這也是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價值。因為小學生自身學習生活的局限性,其接觸到的實際寫作素材往往比較少,不利于小學生自身的積累,課外閱讀也就成為了比較重要的輔助手段。
2.2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生課外閱讀對于自身寫作能力的提升是多方面的,上述寫作素材的積累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在此基礎上,小學生還能夠通過課外閱讀了解具體寫作的規則,培養自身的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對于遣詞造句同樣也可以表現出較強的積極作用,進而也就可以促使小學生的作文越來越貼合于課外閱讀作品,對于自身寫作能力的提升具備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效果卻比較突出。
2.3創造出全新的寫作形式和寫作風格
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已經難以在現今科技發達的情況下取得良好的成效。要知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的時間不過開頭的一二十分鐘,一些對于寫作不感興趣的同學,全神貫注聽講的時間更短。因此就可以將課外閱讀的教學模式融入到現如今的教育體系中,讓學生們自由選擇自己的閱讀的類型,例如可以在作文教學之前,先引導學生閱讀我國的一些傳統的神話故事,像“精衛填?!薄翱涓钢鹑铡钡纫恍┍容^簡單有趣的文學典故,進而讓學生學習其中的敘事方法,從中先進行簡單的模仿,進而再讓其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去,可以引導其將各類的神話故事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一系列的闡述,加入其中一些修辭手法。
3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優化課外閱讀
3.1加強滲透法指導,幫助掌握閱讀方法
教師要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一般而言,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阻礙了閱讀能力的提升,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地閱讀方法的指導,教師要以豐富的閱讀經驗和敏捷的思維能力應對小學生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之后結合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歸律的閱讀總結,找到一套合適小學生閱讀學習的教學體系。教師要在教學中對知識點進行逐漸滲透,切不可生搬硬套硬塞給學生。要使抽象的文章知識轉變為具象形式慢慢講解給學生,讓學生由淺入深的過渡式理解。教師在教授小學語文的閱讀文章時,也要充分結合文章的具體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摸清文章的脈絡走向,進而使學生理清閱讀的思路。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能夠抓住文章的點睛處,銜接上下文,不至于找不到閱讀理解的方向。以此來整體的把握課文的內容,理解其主旨含義,從而使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升閱讀能力。
3.2創設情景教學,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這句話由來已久并且十分有理。因此,想要學生在閱讀能力上有所提升,就必須要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好奇去閱讀文章。閱讀興趣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動力。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教師根據教學的文章內容,創設出一個有趣、新奇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們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文章的描述,能真情實感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能極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后在情境的帶動下,積極的思考,引發情感的共鳴。利用實體模擬的情境使學生逐步的理解文章的內容,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教師授課時,也要利用繪聲繪色的語言技巧,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利用詼諧的語氣烘托幽默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沉浸在閱讀課文的樂趣中。
結語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作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重要教學手段,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寫作不夠重視的現象,是一種對于現如今小學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的弱化,不能夠讓其從根本上剖析其所學,扼殺了其對于作文創新方面的思考道路。因此應當極力引導學生培養學生從多個方面提升自己的課外閱讀興趣,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學習作文的表達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建奎.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3(12):178.
[2]閆秀鳳.“真情實感”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