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
摘 要: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已經成為新的目標,高校體育教學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高校體育教學中以強化專業技能為重點,以開展有效的體能訓練為基礎,學生的體能訓練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高校 體育 體能訓練 價值
體育作為一門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學科,對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和體能有著重要的意義,畢竟身體是一切的基礎和前提。在我國,大學生的體質測試結果差強人意,由于大學生缺乏有效的體育訓練,導致了肥胖、體質弱和免疫能力弱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能訓練是有著現實意義的,大學生通過體能訓練會逐步提高個人的身體素質,對于以后的學生影響深遠。[1]
一、高校體育開展體能訓練的意義
面對我國大學生嚴峻的體質問題,阻礙了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不利于大學生體育教學的綜合發展。因此,促進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開展,勢在必行。大學生充足的體能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完成各項體育活動的基礎,也是大學生健康的本質要求。高校教育由兩部分組成,文化教育旨在通過相關的知識教授培養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優秀品質;而體育教學是通過構建大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好保障。在大學體育教學中,促進體能訓練教學的開展,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利于大學生更好的完成各項體育活動,全面提升身體素質。[2]
作為大學體育教師,應該深刻的意識到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能訓練中,可以增強學生對各個方面的適應能力,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切記避免體育教學的誤區,不少高校教師把學生身體素質提高作為一個急切的教學目標,導致了教學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容易造成身體損傷,反而不利于大學生的體能訓練開展。大學生的體能訓練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逐步滲透體能教學,依據科學的指導和大學生的體質現狀,逐步加大體能訓練力度,平衡好體育技能學習和體能訓練的關系,切實提高大學生體能訓練的教學質量,促進大學生身體綜合素養的提高。
二、高校體育開展體能訓練的措施方法
1.樹立體能教學理念,提出具體教學要求
對大學體育教學而言,樹立正確的體能教學理念是有效開展體能訓練的前提。我國的體能訓練是在外國得到長足發展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相比較而言我國的教師對體能訓練的科學內涵缺乏足夠的理解,也由于長久以來的體育觀念的影響,體育課堂中體能訓練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大學體育教師應該立足于教學現狀,樹立體能教學的理念,在具體的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制定明確和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做好科學的教學指導,引導大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能訓練中,增強大學生對體能訓練的認同感和參與感。大學體育教學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要以體能訓練為教學重點,充分激發大學生的身體潛能。
例如,樹立體育教學理念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在大學體育開設的相關科目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項目開展體能訓練。像在籃球這一門學科中,籃球是一門國際性的運動,以美國的籃球最為強勢,籃球推崇身體對抗,對學生的體能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體能訓練,來提高體育的參與感。
2.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引導投入體能訓練
學生的體能訓練是一個枯燥的過程,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是關鍵,也是引導大學生開展體能訓練提升體育素養的內在要求。基于我國大學體育的現狀,突出體現為田徑,體操和球類運動,教師要豐富大學體育課程項目,大學生可以依據個人的愛好選擇所需要的體育項目,有利于大學生體育參與的積極性。高校體育在教學設計中,應該開設形式多樣的體育項目,擴寬大學生的體育選擇范圍,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在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同時,由于技能不足會引導學生自主開展體訓練。由此可見,在大學生培養了對體育濃厚的興趣以后,會自覺的投入到體能訓練環節中。
例如,大學生在體育課程選擇時,應該符合個人的興趣和身體狀況。在選擇體育項目時,學生必須尊重個人的身體綜合能力和個人興趣,選擇符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在體能訓練中也不會存在不積極和不主動的現象,符合大學生自由學習和張揚個性的需要。體能訓練是一個需要耐力和持久力的過程,大學生必須正確認識到自身的體能并積極投入到體能訓練中,方可促進身體素質的提升。
3.進行有效教學評價,細化體能考核標準
高校體育教學應該優化評價機制,以科學化和合理化的評價來促進大學生的體質培養。體育課程的評價不應該只是關注結果,忽視了學生參與體育過程的培養,在體育評價中教師應該制定合理的考核標準,尊重學生由于體質而導致的差異,促進學生體能訓練的培養。有效的體育評價體系可以保護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熱情,提升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積極性,有利于我國高校體育課程目標的實現。在各個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制定一套以學生實際為基礎的體育評價體系,鼓勵大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能訓練中來提升身體素質,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大學生一學期的體育評價中,教師不應該只以測試結合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結合學生一學期的課堂表現,評價應該由出勤率,教師的平時分和學生的綜合表現構成,通過這種評價機制,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以學生的課堂參與作為評價的參考,有利于學生真正投入到體能訓練課堂中。教師進行的教學評價旨在促進大學生的體能訓練,也是培養大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體現。
總而言之,在當今大學生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緊緊抓住體能訓練這一重點內容,通過激發學生的訓練興趣,創造形式多樣的體育教學環節來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能訓練中,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改善和提升。
參考文獻
[1]蘇敷志.高校開設體能擴展訓練課程的前景研究[J].東方教育,2015,(11):136.
[2]湯靜.拓展訓練與體育課結合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J].河南教育,2018,(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