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楊
摘 要:探究式學習就是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探究過程,從而自行發現與掌握相應的原理的一種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主動探究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探究式學習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學習當中去。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探究式學習;應用策略
1 初中音樂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方式單一
教學方法運用合理與否將影響學生對音樂本身的興趣和愛好,同樣的學習內容會因為教學方式的不用,而使學生對其產生的感受大相徑庭。想要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則應該使用強檔的教學方法。在學校課堂上,音樂學習一般以學歌或者欣賞兩種形式為主,一些教師在上課時只是簡單的教唱一首歌,然后再傳授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少有教師會啟發學生去欣賞音樂之美,感受美之音樂,由此激發出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而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試著主動的接觸音樂,從而熱愛音樂,主動的學習音樂。單純的教唱歌曲難以培養學生的對聲音的審美和創造樂曲的能力。
1.2課余活動卻乏
課余時間的實踐活動是課上學習內容的重要補充,是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這門藝術的有效方式,對于音樂課程學習的教學質量大有裨益,所以要努力豐富課余時間活動時間,但是目前大部分初中學校很少開展有專門的課外實踐活動,少數開展的活動也大多都是合唱或者舞蹈等內容,樂器學習的課程較少。還有少數初中學校雖然設有課外實踐活動時間,但實際進行的實踐活動次數和效果均非常有限,達不到目的。另外課余實踐形式陳舊,內容沒有活力,流于形式等也是大部分學生逐漸對課余活動失去興趣的原因。
2 初中音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應用策略
2.1制定合理的探究目標
音樂課程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突出以音樂為核心,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同時,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探究式教學目標的制定還需結合學生學習音樂的程度和學生對待學習本身的態度和思維習慣,結合學生間的合作協調能力。在此,以創編歌曲旋律的活動為例,簡述音樂創編活動的探究過程。歌曲《櫻花》學習之后,教學設計中需要同學們(小組)根據都節調式的知識,來創編歌曲旋律。首先,同學們要了解都節調式,清楚都節調式有哪些音符構成。【學生通過音樂知識的掌握,樹立了對知識認真嚴謹的態度,培養利用知識的能力。】其次,設定基本的歌曲節奏。【需要同學們合作與分享】再次,依據設定的節奏填充音符。【需要同學們合作與分享】最后,將初步完成的歌曲旋律經反復歌唱,通過聽覺感受,進行修改和展示。【旋律創作最終目的是體現音樂性,是通過聽覺帶給人們的一種感受。只有反復歌唱旋律,才能通過聽覺反饋音樂感受不順的地方,繼而繼續進行改動和調整。這就是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都是通過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學會分享與合作,并能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的探究目標十分明確。
2.2建立學生音樂探究學習資源
2.2.1充分利用校園廣播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需要反復聆聽才能感受其內在的情感和美妙。課堂音樂探究教學的展開前,首先讓同學們熟悉課本的音樂,由于初中音樂課目前一周一節,課堂時間有限,又不可能在課堂上一一的仔細反復聆聽。為此,我們可以從整合教學資源的角度出發,利用校園廣播這一資源,播放音樂課本中的樂曲或者世界名曲,并對播放的作品作一定的介紹,使學生對作品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讓音樂伴隨學生的生活,而學生在聆聽的音樂的同時又是那么的自然而輕松。按照一首曲目連續播放三天每周可以播放兩首曲目,學生一學期可以聆聽到40首,一年就是80首不同類型的曲目,樂曲反復播放使人印象深刻。
2.2.2利用網絡共享音樂資源
一是通過qq群和微信群等網絡聊天工具,將課本音樂資料和經典的音樂作品,以音頻、視頻和文字介紹的方式發送至群中共享。二是給學生提供音樂學習的網站,如音樂之家、華音網站、中國古典音樂古曲網等。通過網絡,學生可以便捷地獲取相關的音樂資料。
2.3選擇合適的探究式學習內容
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基礎知識的學習。初中音樂的探究式教學必定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進行,在音樂為主體的前提下,利用多種方式,增廣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
在表現領域中,要求注意培養學生自行的演唱、演奏能力。針對演唱和演奏,讓學生進行探究實踐研究。針對基礎音樂教育的初中學生,重在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對于演唱和演奏并非提出非常專業的要求。但是并非沒有要求,一定要采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有表情的獨唱或是齊唱,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比如:讓學生們演唱同一樂句時,探究氣息的長短對演唱完整性的影響(氣息不夠的話,樂句唱不完),對音高的控制(氣息不夠的話,容易走音),對音色的控制(氣息不夠的話,尾音會虛,沒有音色的概念)。再如:關于豎笛的演奏,讓同學們探究實踐兩個方面,一是氣息的運用,氣息的長短和大小會改變樂器的音高和音色,改變樂曲的表現力;二是關于手指演奏問題,若是手指不能將指孔按實,則會出現漏氣的現象,不會得到準確的音準和音質。通過探究,學生得到親身體驗,會在練習和表現的過程中更加留心發聲發音的方法,留心音色和音質的變化和控制,最終能夠向音樂表現美的方向努力。
在創造領域中,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具體課程可以進行如下設置:A.即興音樂編創活動,如:根據歌曲的創作特點進行音樂編創活動。《青春舞曲》歌曲之后可以進行“魚咬尾”創作手法的創編、《櫻花》歌曲之后可以進行都節調式的創編音樂、《黃河船夫曲》歌曲之后可以進行“重復”手法的創編活動。B.即興節奏的編創活動,如:為《青春舞曲》歌曲編配節奏進行伴奏,主要突出切分節奏。C.即興舞蹈的編創活動,如:《櫻花》和《青春舞曲》歌曲學習之后,再分別學習簡單的日本舞蹈、新疆舞蹈動作,之后都可進行舞蹈編創。
3 結束語
探究式學習以其自主性、探究性、創新性等特征,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它使得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主動地去探索,在其過程中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從中找出規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在音樂的探究體驗中獲得音樂基礎知識,加強對音樂的感受,提高音樂鑒賞和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黃鑫.淺析高中音樂欣賞課中探究性學習模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1)
[2]吳海馨.關于探究式初中音樂課堂的思考[J],當代音樂.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