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龍勝
摘 要:隨著核心素質教學的深入發展,教師的授課模式和學生學習的方法也在隨之變動,翻轉課堂就是近些年來新興起的一種學習模式,它的名字又叫做顛倒課堂,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課堂教學結構的顛倒和翻轉,讓學生去能夠主動的學習和探索。在小學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就應該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讓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有益知識。本篇文章將對翻轉課堂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進行分析探索。
關鍵詞:翻轉課堂 小學科學 教學實踐 創新策略
正文:
小學科學的相關教育活動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時期內小學科學可以更新小學生們的認知結構,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科學精神,所以小學教師要對小學科學給予特殊的關注。教師應積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利用翻轉課堂是教學方法進行授課,讓學生們先自主學習,然后帶著自己的疑問進行探索,最后,教師對小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
一、傳統小學科學教學課堂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1.1學生們都是被動的在接受知識
在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們只是在機械的傳授科學知識,學生們往往也只是被動的去接受,學生們在課堂中也沒有主動的去發問,主動的進行探索和研究,這些都是教師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怎樣進行創新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自己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怎樣才能讓學生們熱愛小學科學課程,這些都是教師應該考慮的。然而教師們只會讓學生對小學科學的眾多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他們并沒有真正的學習到其中的內在的、本質的規律,只是在為應付一些相關的考試,沒有達到教學真正的目標。
1.2學生們缺乏探究和創新意識
因為學生們只是在被動地接受科學知識,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還沒有主動的思考問題、并且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且教師在課堂中沒有培養學生們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因為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可以促進小學生們的智力發展,并且在小時候就可以樹立一定的科學意識,但是,在現如今的小學科學課堂中卻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
二、翻轉課堂下小學科學教學的實踐策略
2.1教師為學生們準備自主學習的科學內容
小學科學教師在組織科學教學活動時,要適當的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組織方法,為學生們提供可以在家庭中自主學習的學習內容,并讓他們在課堂中可以答疑解惑等。這時就需要教師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對小學科學課本有基本的掌握,找出其中一些可以讓學生們自主探究學習的內容,并且在課堂中給予他們相應的指導,并且解答他們的問題。例如:在小學三年級的科學教學中,學習到溫度與水的變化時,這一部分的內容包括測量水的溫度、水結冰或者融化、水珠是從哪里來的等相應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先為小學生們出示這些問題,并不急于的告訴他們答案,因為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水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所以教師應該讓小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在生活中進行觀察,并且自己去探索這些問題,試著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疑惑,但同時收獲的會更多,教師給予學生們一定的發現時間,并且在科學課堂中對他們的疑問進行相關的解答。
2.2利用教學視頻進行輔助教學
在翻轉課堂的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可以利用視頻來實施教學,視頻要短小精悍,而且它的內容應該是清晰地、明確的和完整的,最后是能夠重新建構學習的流程。教師可以自己進行錄制視頻,時間長達十分鐘左右,每一個視頻都要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并且有較強的針對性。學生學習過程是通過兩個階段完成的,第一個階段就是信息的傳遞,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內化,這個過程就是復習和鞏固課堂中的信息傳遞環節,是在學生們課后自己完成的,這對于一些學生們來說是很困難的,但是,翻轉課堂改變了學習的這一困境,重新建構了學生傳統的學習過程,把吸收內化的學習環節放在課堂中完成,通過課堂終于老師同學的互動進行學習,在課堂中給予有效的指導和輔助,這樣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和內化。
2.3課堂討論探究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探究方法
在翻轉課堂的實施利用下,在一定時期之后,小學生們會有一定的自主學習基礎,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例如:在小學三年級科學課堂中,在學習動物的生命周期時,教師可以利用小組教學的方法,讓小學生們分組進行探索蠶的生命周期變化,可以讓小學生們每個人都去查找一定的信息,如:蠶的生長變化、蛹變成了什么、蠶的生命周期等,每個小學生都負責相應的一部分,一個小組可以合力的去探究蠶的生長歷程,遇到比較困難的問題時,可以回到課堂中讓老師幫助自己解答問題。
結束語:
小學的科學知識對學生們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它可以開拓寬學生們的眼界。所以小學教師應該注重對小學生科學知識的培養,并且改變自己的傳統教學方法,利用翻轉課堂與小學科學知識進行有利結合,促進他們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珊珊.帶你走進不一樣的視界——基于翻轉課堂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56.
[2]陳麗麗. 基于翻轉課堂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的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