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玉 郝連科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時代,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持續升級。如何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創設符合高校實際需求的“智慧教室”成為現代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文章以通化師范學院為例,通過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智能教室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
關鍵詞:高校;智慧教室;發展現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國家發展和創新的基礎。隨著大數據、智能化信息時代的到來,為達到全球智能化目標,提出“智慧世界”“智慧國家”“智慧城市”等發展愿景。教育的改革是推動全球教育信息化的根本,“智慧教育”順勢興起。從內涵上,智慧教育即通過新興一代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實現教育信息化。結合世界各國智慧教育建設工程的現狀來看,可以總結其內涵為:智慧教育是一個新型教育系統體系,包括智慧環境、智慧模式,智慧制度三重境界,具有微觀到宏觀,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特點。從目的上,智慧教育是全球教育信息化下最適用、最直接的創新發展教育的方式,宗旨在于幫助人們建立完整的智慧教育體系,引導當代人發現并發展自己的智慧,培養創造新智慧。智慧教育是一個虛擬意義上的全球化靈活交互的學習環境,不同地區彼此學習、改進、創新,促進全球智能化發展。
1? ? 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是智慧教育戰略實施的具體操作。即將虛擬環境實體化。發展智慧教育,打造智慧校園,從教學過程中最典型、最基本的“教室”入手,建構智慧教室,即利用新興技術構建智能化學習空間。智慧教室基于課堂,圍繞教學,打造健全的教、學、管理、維護和服務的教學生態體系,促進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活動,提高了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智慧教室的最突出的特點是實現了教學場所的智能化、智慧化,其核心是對教與學環境和模式進行創新發展。利用新一代新興技術手段,改進傳統教學方式,基于數字化智慧理念,完善課堂物理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構智能學習系統、提供智能服務、支持教學資源的共享與獲取,實現高效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
2? ? 高校智慧教室的現狀調查
2.1? 問卷
2.1.1? 問卷設計
目前,以通化師范學院為例,多媒體教學全面覆蓋,新型技術設備正逐步引進。現今,要對具體的高新設備利用和現實教學情況進行深入了解。筆者選擇針對本校教育技術專業的在校大學生開展問卷調查。教育技術學是一門理論與技術平衡結合的綜合性專業,傳統與新興技術的結合、過渡以及更新對教學開展十分重要。此次調查,從學生視角出發,結合學生對教學環境的滿意度,讓學生自主表達對教學環境改進的意見或建議。問卷設計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問題簡要、通俗易懂,篇幅盡可能短小,如表1所示。
2.1.2? 問卷分析
此次問卷調查,實發問卷80份,共收回75份,回收率為93.75%,無效問卷5份。調查數據表明,學生對現有教學環境的整體滿意度達到55%。其中,在物理環境設計方面,課桌安排方式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數據顯示,87%的學生偏向于能夠面對面交流的環抱型和自由分布的課桌設計方式,而對于傳統直線式設計的支持率為0。這反映出,傳統多媒體教室環境已無法滿足現有學習需求。在學生獲取學習資源方式方面,如圖2所示。數據顯示,75%的學生通過手機獲取學習資源,原因是方便、查詢速度快;20%的學生會去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但只是查詢學術論文;只有5%的學生會在教室自習時使用教室多媒體電查詢資料。但大多數學生均表示,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不能保證獲取能與課堂無縫對接的資源。這反映出,課堂資源的獲取已成為學生的隱形難題。
2.2? 訪談
針對學生進行主觀調查后,研究者來到多媒體教室進行了實地考察,對教師們進行以“現有多媒體教學環境對教學帶來的影響”為主題的實地訪問。主要從講臺設計、教學設備、教學資源以及課堂活動等方面展開調查,從而對傳統教學環境的具體狀況進行數據分析。訪談提綱如下。
(1)您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時,教室的講臺設計是否給您帶來了困擾?如果有,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2)您在課堂教學中如果需要進行課堂活動,一般會采用什么方式?課堂活動中一般會存在哪些問題?(3)您認為現有多媒體設施存在哪些不足?是否存在課堂內容無法正常進行的狀況?(4)您所教授的課程所必備的教學資源是通過什么方式進行獲取的?是否能及時獲取有效的準確的資源?(5)您是否了解智慧教育下的相關教學呢?是否能夠接受改變教學環境,在新興智慧教室中進行日后教學?(6)如果對現有教學環境進行改進,您有何實際指導性建議呢?
從訪談結果上看,針對現有多媒體教學環境給教師帶來的影響進行了數據分析,如圖3所示。據數據統計分析,41%的教師因屏幕切換方式單一,無法更好地完成與學生的互動交流;30%的教師因站在邊角上課,無法更好地融入教學;22%的教師存在脊椎不適,視覺疲勞等身體問題;少數教師也因話筒高度不宜調整產生困擾。而且上課時由于設備落后、物理環境設計不合理以及教學資源不能及時獲取等問題,無法達到深入學習與互動的目的。教學環境潛移默化對教學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引進新型技術,打造智能化教學環境已成為教師迫切需求之愿,也必將成為促進高校教學改革的必然舉措。
3? ? 高校智慧教室建設的建議
3.1? ?培養教師和學生的信息化意識
教師和學生的信息化意識培養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改變教師信息觀念的當務之急,更是高校智慧教室建設的驅動力。
3.2? 加強智慧教室中的智慧學習
高校智慧教室建設,不僅要能使學習者即時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源和服務,還要能夠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定制的資源和服務,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開展智慧化學習。
3.3?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整個智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通過教學策略的實施與教學活動的開展來實現高校智慧教室的功能。
[參考文獻]
[1]劉君.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高校智慧教室的設計研究[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5):52-57.
[2]劉宏明.高校智慧教室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信息與電腦,2018(23):58-219.
[3]張屹,郝琪,陳蓓蕾.智慧教室環境下大學生課堂學習投入度及響因素研究—以“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課”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9(1):10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