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福高 姜運亮 熊國慶
摘? ?要:近年來,我國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對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革新固有的“扶貧即救濟”思想,探究家庭經濟困難生成長成才規律,真正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做好育人工作是當前的重中之重。文章透過“00后”視角,有針對性地探究和完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體系,在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等方面開辟新思路,提供新方法。
關鍵詞:新時代;資助育人;扶貧勵志;成長成才
1? ? 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現狀
我國大學生資助體系,隨著整個高等教育發展的大局,不斷適應經濟體制和教育體制而進行動態調整,形成了今天這種完備、精密、深入的系統性、多層次的資助體系,發揮著經濟資助、精神激勵、全面育人的綜合效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貧困地區辦學經費,健全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要推進教育精準脫貧,重點幫助貧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進一步加強學生資助工作》報告中指出:做好學生資助工作,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2019年2月28日,教育部召開2019年第5場教育新春發布會,介紹2018年學生資助工作進展情況及成效,會議指出:中國特色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已經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各個教育階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生全覆蓋,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資助學生達6.2億人次。
2? ? 資助育人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助人”與“育人”兩張皮
在新時代背景下,結合我國當前資助育人工作開展情況,資助育人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飛速進步和顯著成果。但調查對比研究發現,當代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助人”與“育人”兩張皮的現象較為普遍。這種重物質幫扶、少思想引導的現狀使高校的資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僅限于物質救濟表層,而接受資助的部分青年學生也尚未樹立起對家國和社會的感恩并反哺的崇高理想,幫扶效果往往不理想。
2.2? “扶貧”與“扶智”欠結合
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還存在監督服務工作不到位、“育人”工作覆蓋范圍不精準等問題。目前資助工作中仍會遺漏一部分本應該得到資助的學生。同時在大學生中間也存在“坐吃等靠”的現象,認為自己理所應當受到國家資助。這種僥幸投機的心理嚴重限制了部分受助大學生成長,不利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目前高校的資助育人工作仍在不斷探索和前進。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扶貧”和“扶智”應當處于同等地位。
2.3? “問題”與“導向”待匹配
論文在研究過程中,針對中國民航大學航空工程學院2018—2019學年“00后”家庭經濟困難生及學生骨干進行了座談和問卷調查研究。匯總了同學們針對中國民航大學航天工程學院當前資助育人工作存在的諸多問題。
根據調查問卷和座談了解,當前中國民航大學航天工程學院不同年級在開展家庭經濟困難生資助認定工作和資助育人工作的方式還存在“學生問題”與“資助導向”不匹配的現象,這需要在今后的工作開展過程中不斷地完善,以學生問題為導向,落實資助育人體系建立。
3? ? 完善資助育人體系,助力成長成才
3.1? 明確輔導員在資助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教師,尤其是輔導員隊伍,面對新時代的資助育人工作,要將“資助”和“育人”放在同樣的高度,在開展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過程中,須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將培養青年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資助育人工作的目標,切實實施在資助育人的各個環節,加強勵志教育、誠信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培養青年學生自立自強。
3.2? 加強受助學生的感恩教育和精神扶植力度
當代高等教育必須以學生的“成人”為出發點,讓學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養“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這是高校德育的重點,也是必須加強感恩教育的重要原因。
輔導員在日常開展思政教育和勵志教育的同時,要有針對性地對受助學生加強感恩教育和精神扶植力度,讓家國情懷在責任意識培養方面發揮更大效能。
通過長期的有針對性的扶貧勵志感恩教育,讓學生從心底里知恩感恩,懷有家國,促使他們成才成長,成為建設國家帶動地方發展的重要人才。
3.3? 通力實現資助育人工作精準化全面化管理
輔導員應對家庭經濟困難生進行精準管理,提高資助工作效率,特別是建立困難生檔案的動態管理,實現資助工作的科學化。貧困認定不是一勞永逸,一定要保證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經常性地約談、觀察、家訪、其他學生的側面反映以及大數據的運用,及時掌握學生經濟狀況的變化,更新家庭經濟困難生的檔案。對經濟狀況改善無須再資助的學生及時取消,對發生突發事件和重大變故的學生及時給予關懷,對資助力度不夠的學生可以申請增加資助,通過這種動態管理將“應助未助”和“不應助受助”的概率降至最低。
4? ? 結語
學生資助工作不是簡單的經濟資助問題,資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學生資助工作是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德政工程更是政治工作,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真正將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做好育人工作視為資助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結合目前在校大學生思想觀念,幫助民航學子正確樹立思想觀念和感恩的家國情懷,切實在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等方面取得更大進步,讓資助育人“被重視起來”,方法“活起來”,讓世界“暖起來”。
[參考文獻]
[1]周洋.國內外高校貧困生資助現狀的研究及啟示[J].改革與開放,2017(15):57-58.
[2]趙武,王姣玥.新常態下“精準扶貧”的包容性創新機制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11):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