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彪
【摘? 要】在每一個教育階段中,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問題都值得引起學校和教師的重視,采用更科學的方法對學困生進行管理和轉化,提高學生群體的整體質量。高中學困生是比較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更需要教師的關心,也面臨更大的升學壓力,普遍存在學習自信心不足、自我約束力有限、基礎知識水平差等特點,需要教師更多采用激勵策略進行管理。本文從高中學困生的特點入手,分析并探討教育轉化高中學困生的基本原則,希望可以為提高高中學校學生群體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高中;學困生;教育轉化;基本原則
一、高中學困生概述
學困生是學生群體中比較特殊的一部分,通常指在某一方面落后于大多數同學的學生。其中,學習上落后的學生被稱為學困生,品行上落后的學生被稱為品行學困生,心理上存在障礙或問題的學生被稱為心理學困生。學困生并不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差生,學困生只是暫時落后,只要學校和教師采用了正確、科學的管理方式就能夠幫助學困生重新回歸大多數學生的行列,順利完成高中階段的學習和成長。高中學困生相較于其他學段學困生有一些特點,可以作為高中學困生教育轉化工作的抓手。由于高中階段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一旦他們的心理上出現波動或沾染了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學習成績也會出現滑落,因此,成績上落后的學生并不一定代表著他們的知識基礎不牢、學習能力不強、思維能力有問題,需要教師尋根究底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此外,家庭環境對于高中生的影響十分顯著,不和諧的家庭氛圍、不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導致學生出現種種問題,面對這樣的學困生,教師要從家長和學生雙方面入手,改善家庭問題對學生的不良影響,從而實現對學困生的教育轉化。
二、教育轉化高中學困生的基本原則
(一)前瞻性原則
在進行高中學困生教育轉化的過程中,學校管理層和教師必須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認識到高中生是社會和國家的未來,認識到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品行優劣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國家的穩定。因此,高中學校進行學困生教育轉化時,必須認識到這項工作的未來意義,而不是一味要求學困生接受學校和教師的安排,要從根本上緩解學困生的心理障礙問題,改善學困生的品行習慣問題,完善學困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二)鼓勵性原則
相較于大多數學生,學困生更需要來自學校、教師、家長、社會的人文性關懷,需要更多的鼓勵形成動力,需要科學、耐心地引導使他們反省自身,促使他們接受外界的幫助,從而成功地實現轉化。因此,高中學校管理層和教師要注意避免采用諷刺、嘲弄、厭惡等帶有負面情緒的言語刺激學困生,避免學困生進一步產生消極情緒、逆反心理。與之相反,學校和教師應對學困生投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體貼理解他們正在面臨的困難和障礙,以鼓勵性、肯定性、期待性的話語促使學困生產生更加積極的情緒,消除他們的逆反心理,使學困生更愿意接受來自教師和學校的幫助,從而有效完成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在進行學困生教育轉化工作時,學校和教師要及時看到學困生的進步,對學困生的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學困生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幫助學困生克服心理上的懶惰和習慣,推動學困生主動進步。
(三)聯動原則
學困生的出現并非單一原因導致的,學生的個人原因、家庭原因、學校教育原因皆有,因此,教育轉化學困生的工作單靠學校和教師并不能徹底實現,必須學生配合、家長配合,必要時甚至可以動用社區的力量。首先,學校和教師必須承擔起責任,主動從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習習慣、思維能力等方面入手進行轉化和提高,改善學困生對學習、人生、未來的看法,使學困生擁有更加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其次,學校和教師要積極與學困生家長聯系,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態,尋找可能導致學困生問題的家庭根源,也及時向家長匯報學困生的在校情況,雙方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推動學困生的轉化和成長。然后,學校可以與學困生所在社區聯系,將社會力量納入教育轉化學困生的行列,積極開展社區范圍內的各種公益活動,使學生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
(四)針對性原則
在開展學困生教育轉化工作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采取更具針對性的方法,根據學困生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處理和解決,有效縮短學困生的轉化用時,幫助學生盡快回歸常規的學習生活軌道。面對心理上存在障礙問題的學困生時,教師、心理醫生需要通過促膝長談、平等交流、細心觀察發現困擾學困生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改善計劃和方案,在學困生的配合下完成心理障礙問題的解決,引導學困生以更加積極、輕松、正能量的心理狀態完成高中學習。面對思想品德上落后的學困生時,教師要比照社會公共道德使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幫助學困生分析思想品德的不足可能造成的后果,幫助學困生意識到個性和思想品德問題是兩個概念,保持個性可以獲得支持,但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任。面對學習習慣、思維能力落后的學困生時,教師要使學困生認識到成績差不是智商的問題,幫助學困生挖掘出真正影響學習成績的根由,或是學習習慣問題,或是思維方式問題,或是思想上的懶惰,然后再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去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三、結語
學困生的教育轉化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高中學校和教師保持耐心細致的原則,以真誠、平等的態度面對學困生,以科學的方法轉化學困生,積極聯系家長、社區配合學校工作,正確引導學困生成長和發展,幫助學困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礙,逐漸跟上同學們的學習進度,完成轉化。
參考文獻:
[1]譚志敏.高中后進生轉化工作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名師在線,2019(9).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