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林 肖杰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特種設備的數量增長飛速,而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因編制原因增長較少,日益增多的設備數量與檢驗力量嚴重不平衡,人機矛盾問題越來越突出。如何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引起了社會關注和管理部門高度重視,作者就通過大數據技術提高檢驗效率、節約社會成本作簡要介紹,僅供業內人士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特種設備;應用研究
1 設計方案
大數據特種設備檢驗技術通過設計現場監管與檢驗檢測模塊,利用大數據互聯網e+技術,將移動式快速檢驗系統與移動式快速應急救援系統及移動終端有機結合,對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與檢驗檢測實施全過程電子化管理、移動辦公化管理,在線支持特種設備監管與檢驗檢測業務,提升安全監管與檢驗能力;為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及個人提供安裝告知、檢驗申報、注冊登記、投訴舉報、信息查詢等一站式零上門服務和遠程服務。項目通過統一的特種設備檢驗智能服務,提高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與檢驗檢測有效性、及時性,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符合甚至超越國家特種設備管理安全要求,實現數據更加準確,管理更加有效。
2 設計內容
建立特種設備告知、報檢、注冊、受理、檢驗、報告錄入、審核、審批的快捷通道。實現原始記錄現場記錄,單位作業人員信息核實,原始記錄生成報告,檢驗現場影像記錄,原筆跡簽名確認、報告審核審批、藍牙打印等快捷功能;實現全市特種設備發生故障(事故)時救援統一調度指揮,快速救援診斷;實現檢驗檢測報告處理工作開展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切實解決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人機比例矛盾突出問題,有較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 原則與要求
3.1 原則
在大數據特種設備檢驗服務中,遵循了相關原則:①產品開發、移植、優化平滑演進原則;②標準化原則、整體性、綜合性;③設備終端易操作原則、靈活性原則;④系統設計、軟件開發、系統使用的正確性、安全性、可靠性原則;⑤方便群眾、提高效率、節約資源的原則。
3.2 要求
①整個系統的基本架構遵循一庫、一網、一系統、多業務平臺的建設原則,實現特種設備檢驗業務功能,并提供外部系統接入;②系統應采用基于J2EE規范的總體技術路線,系統應具有跨平臺性;③基于SOA理念,采用面向服務和基于總線的架構進行系統建設;④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層/多層架構;⑤數據通訊:移動檢驗平臺采用http協議、結合json數據格式進行數據的傳輸;⑥要求應用系統支持Oracle數據庫;⑦PC端工作:升級服務端的功能接口,根據移動終端系統的功能需求,通過系統的功能配置,實現與移動檢驗平臺的連接,如:移動檢驗系統初始化信息、基礎信息回寫配置等功能;⑧服務器及網絡要求:可通過移動設備的4G\3G以及無線網絡進行操作;⑨地理信息采集:移動端實現地理位置信息采集,并調用地圖實現導航、定位等功能;⑩與現有在用的特種設備綜合業務管理系統實現業務數據、流程數據、初始化數據等無縫連接。
4 系統架構圖
5 業務流程圖
6 結束語
利用大數據在特種設備檢驗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與傳統的工作模式在工作效率及管理理念方面有著很大的提升,在縮短檢驗流程、提高效率、精簡人員、節約成本、數據準確、二維碼技術、改革創新、智能化監管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梁海濱.鄂爾多斯市特種設備公共信息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