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華 呂映福 潘敦
摘 要:為了明白大學生入伍受到何種因素影響以及軍人退伍復學現狀,需要深入高校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調查分析,以便得出可靠的結論,為軍隊輸送高素質人才減少障礙。
關鍵詞:大學生;入伍;退伍返校;現狀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孫子把戰爭與國家命運,人民的生死緊密聯系起來,不僅指出戰爭在國家事務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確指出戰爭的政治目的在于確保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這就把戰爭推到了國家大事的首要位置。
當今的世界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不斷吸收高學歷青年入伍,改善部隊素質結構,是軍隊建設的既定方針。為此,我們對廣西部分地區及高校的大學生入伍情況和退伍軍人返校現狀專門做了詳細的調查研究。
桂林市現有各類高校13所,其中本科院校9所,獨立學院3所,在校大學生14萬人,其中男生近6萬人,大學畢業男生1萬9千人。2017年桂林市有6300多名大學生報名應征,1055名光榮入伍,占新兵總量的66.6%。
2018年,截至8月15日,全區共有16.2萬名適齡青年報名應征,其中大學生報名4.2萬余名。全區已有108個縣(市、區)展開征兵體檢工作,上站參加縣檢人數達到4.8萬余名據報導南寧邕寧區2018年130新兵奔赴軍營,共有1228名適齡青年報名應征,其中大學生721人。通過體檢、政審、心理測試等層層選拔130名優秀青年入伍,其中具有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15人,大學生比例達到了88%以上
我們深入南寧一所高校的大一新生群體,在多個班級與學生們就大學生入伍這一話題進行了交流。經過提問有50%的同學對是否想參軍持反對態度,48%的同學持中立態度,只有2%的學生想參軍。此外我發現大一新生對參軍表現出來的更多是對部隊的好奇,只有少數同學會關心參軍的具體事項并提出問題。
一、影響大學生入伍的積極因素、消極因素
大學生應征入伍是對當代大學生的一種歷練,也是大學生實現自己理想的一種“規劃”。
(一)積極因素
1.大學新生參軍入伍,可以享有適當減免學費的待遇,在校大學生被批準入伍后,退役后還可復學,家庭狀況困難的學生可由學校酌情減免學費,減緩家庭經濟壓力。
2.退伍復學后可以免修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免修公共體育并直接獲得學分。
3.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根據實際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數量專項計劃,專門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招生。
4.具有高職(高專)學歷的,退役后免試入讀成人本科,或經過一定考核入讀普通本科;榮立三等功以上獎勵的,在完成高職(專科)學業后,免試入讀普通本科。
(二)消極因素
當代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在家受到過多的寵愛和照顧,物質條件富裕,互聯網時代娛樂方式多元,加之應試教育的對體育的不重視,使他們缺乏身體鍛煉。征兵站數據表示,近年報名應征大學生體檢合格率僅為60%-65%并還呈下降趨勢。
視力是阻撓大學生參軍入伍的常見問題。大學生是一個知識群體,繁重的學業任務是導致近視的重要原因。我們對南寧市10所高校的問卷調查中,60%的同學是在高中時期得的近視,因為高中時代是學業的轉折點,許多人為了考上心儀的大學每天看書寫習題導致用眼過度。有20%的同學是初中近視,另外有20%是初中以前或高中以后近視。
除了身體因素外,絕大多數不愿服兵役的理由是服兵役會影響學習。
二、退伍復學大學生現狀
有報道稱,2018年退役返校的大學生廣西民族大學有24名,廣西中醫藥大學有12名,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14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33名,右江民族醫學院16名,百色學院29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80名,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37名,柳州城市職業學院35名。
(一)退役大學生的優勢
1.部隊是一個大熔爐,在部隊里他們日復一日的進行著既定的科目訓練,耐心和身體都經受著磨煉。使他們擁有著超出常人的耐心和身體素質,在遇到困難時顯得更加沉穩,比同齡的多數大學生更加成熟。
2.在入黨評獎方面,老師也會優先考慮退役大學生。他們為國家無私的奉獻青春,當同齡人在校園學習嬉戲的時候,卻是他們承擔起了保衛祖國和人民安全的責任。
3.國家和地區都對退伍人員有著優厚的待遇,學費上給予減免,創業貸款可以優先、減稅,畢業后考研究生加分以及開設面向退伍大學生的專項研究生計劃,這些都是退伍大學生的優勢所在。
返校的大學生士兵因為遵守部隊的紀律而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著比一般人強的政治素養和軍事素養,心理素質與執行能力也比一般的大學生強上一籌,但是大學生退伍返校后也面臨諸多問題。
(二)退役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
1.身份轉變帶來行為上的不適應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日常任務就是執行上級傳達的指令。但學校是自由開放的地方,這就導致退伍后的大學生會一時找不到目標,他們需要一個時間來適應這種自由的生活,完成從軍人向大學生的轉變。
2.各項手續的辦理與學習時間的沖突
軍人一般九月份退伍,回到地方辦理手續時多數高校已經開學上課,雖然學校允許退役軍人延后報到,但是浪費的學習時間卻是無法彌補的。
3.時常感到孤獨
因為退役大學生在部隊受過嚴格訓練,所以有時候對待問題的態度會與同學有很大差別。大學生大多未遇到過什么挫折,有的甚至還比較幼稚,所以退伍大學生與同學沒有話題聊或聊不到一個頻道上的情況時有發生。
三、總結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頂梁柱,軍人是當下祖國的守衛者。大學生入伍是值得鼓勵與褒獎的光榮行為,我們要時常進行國防安全教育,擴大征兵宣傳,在這同時更要切實提高現役軍人以及退伍軍人的福利待遇,使他們去無后顧之憂,回來后對前程不迷茫。
參考文獻
[1]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2]記者:陳娟 編輯:周文瓊 《桂林日報》今年我市又向大學生敞開大門!
[3]廣西2018年征兵體檢工作全面展開 16.2萬青年應征 廣西日報
[4]南寧邕寧區2018年130新兵奔赴軍營.文章來源:邕寧區人民政府
[5]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正式在北京掛牌.新華網
[6]大學生應征入伍政策2018年08月01日.全國征兵網
作者簡介:
李江華(1997.2—),男,漢族,廣西荔浦人,本科,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研究方向:退伍大學生現狀分析
(作者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