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光奇
摘要:眾所周知,有機化學學科為有機合成技術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在本文中對有機化學教學中的能力培養做了重點分析,在教學中將綠色理念進行滲透,引導學生尊重自然,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識。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能力的培養展開分析。
關鍵詞:有機化學;教學;能力培養
一、前言
傳統有機化學實驗中涉及到的試劑較為繁雜,且大部分都有較強揮發性和毒副作用,會嚴重影響環境。所以需要將綠色化學理念進行滲透,將綠色化學理念融入有機化學實驗中,不但能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理論知識,養成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實驗技能,同時還能緩解環境所受影響,幫助學生樹立環保與綠色的化學意識。因此,如何將綠色化學理念融入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非常重要。
二、有機化學教學的現狀
有機化學是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通過對有機化學教學現狀的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尋求提高有機化學教學效果的良方。
(一)師資力量短缺
目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師資力量嚴重短缺,導致很多學校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一名任課老師同時需要擔任好幾個班的任課老師,這樣的現象會在無形之中增加教師的壓力,因為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兼顧好幾個班同學的學習情況,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將激情傳遞給給每一名學生。化學教師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完善自己的教案,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疲乏的情況。因此目前有機化學教學中要想能夠提升能力的培養,就必須在師資力量方面做出一個重大的轉變,要增加師資力量來提升對有機化學教學效果的提升,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有充足的師資力量為學生授課。
(二)教師缺乏自主定位
培養實用型的學生也是一種創造性、創新性的過程。從化學的角度來看,老師就像是催化劑,促進學生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實用型人才。因此,教師應在教學課程中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及目標。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基礎,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及經驗,實現最佳的定位。現在有些教師是照本宣科,自顧自的講課,將自己的專業知識灌輸給學生,而不管學生的反應,故沒有與學生交流、研討,不能給學生啟發、拓展。此外,現在學生上課大都用多媒體教學,而部分老師卻把多媒體輔助當成了主角。學生的思維也限制在課件上了,老師照著課件快速地讀,學生來不及理解。
(三)學生學習基礎差,興趣不濃厚
有機化學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的內容較少,而且是一門選修課程,很多學生對其重視度不夠,導致基礎薄弱。可是有機化學具有知識內容廣,滲透性強、學科發展快、有機物種類多、有機物分子結構及反應機理復雜、合成路線多等特點。因此,有機化學的學習具有一定難度,易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三、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力培養的措施
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和培養其能力,有機化學是一門深奧卻應用廣泛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培養很是重要。
(一)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
目前,在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看出,在目前很多高校的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問題出現,因此首先在此處我們又提出了一個在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措施,就是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因為對于普通的學生來說,他們平常接觸有機化學的機會并不是特別的多,所以說他們對于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并不是特別的了解,因此如果不能夠對學生關于有機化學教學的基礎知識進行一個十分詳細的講解的話,那么對于日后學生在學習有機化學的過程中將會產生很多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在學習有機化學過程中的積極性,會嚴重影響學校對學生有機化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加強對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的教育,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對有機化學教學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有機化學教學的發展。除此之外,有機化學除了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成分組成、結構、性質、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學科,還有關于如何認識和拼寫不同有機化學物與如何書寫化學方程式等,這些都算是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
(二)使用更加科學的技術和方法
有機化學物主要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其組成的結構多種多樣。在開始學習有機化學時,很多學生對這些結構很難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課堂上展示一些常見的結構模型,讓學生直觀的認識。例如:根據乙烯結構中化學鍵的特征——雙鍵容易斷裂,將乙烯的特征化學反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根據大部分有機物易燃燒的性質講乙烯的氧化反應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讓學生對其產生一定興趣,從而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除此之外,由于我國各地區教學資源和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校不具備學生全部進行有機化學實驗的條件,因此化學老師應該在課堂上經常展示實驗過程,每次可以邀請不同學生上臺操作,其他同學觀察其操作過程和實驗現象,這樣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難以解釋的機理時,可以嘗試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比如比較教學法。通過多元對比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在有機化學概念理解上能夠清楚物質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利用科學的技術和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歸納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教學中應多聯系生活實際
有機化學的部分概念很抽象并且晦澀難懂,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和化學相關概念與生活實際應用相結合,將有機化學知識還原到日常生活中。通過列舉各種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更好地解釋其性質,這種方式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枯燥的有機化學知識。貼近生活實際,設置相關化學情景和化學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抽象的性質教學轉變為情景知識教學[2],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聯想思維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所以,在上述三種方法以外,還可以通過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一般來講可以多采取實驗的方法來進行開展,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體驗,能夠將學生的感性理解變為實際,從而學生對有機化學中的具體內容有了清晰的認識的,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目前對高校有機化學教學能力的培養,要不斷加強對高校有機化學的創新能力,為我國化工領域的發展提供更多專業人才。
四、結束語
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有機化學知識深奧不易理解,因此學校應該重視有機化學的教學工作,有機化學教師應該完善其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自學、動手、觀察和聯想能力的培養,還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理念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盼靜.有機化學中教學方法和學生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33):183-184.
[2]張祎敏,卿嫦.有機化學教學中方法與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