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蓮
摘 要:本文將對學前教育中幼兒語言能力培養進行深入分析,指出學前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且基于我國幼兒語言教育的國情提出提高學前教育幼兒語言能力培養效益的有效辦法。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語言能力;培養;分析
語言作為人類基本功能,是開展交際活動的重要工具,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最顯著特征。因此,進行系統的語言能力開發與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兒時期作為語言能力培養的黃金期,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學前語言教育能夠保障其語言功能的正常使用,可提高其溝通交流水平。但是,由于我國學前教育中的幼兒語言教學水平總體水平不高,授課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教學和規范用語使得幼兒的語言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據此,對學前教育中幼兒語言能力培養進行深入的分析就非常有意義了。
一、學前教育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學前教育時期作為人類語言能力發展的高發期,也是人類語言能力培養的黃金期。在學前教育時期進行有效的語言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促使幼兒的語言發展,還能大大提高幼兒的智力水平。語言不僅可以作為交際的工具,還能作為符合代表特定的事物,在學前教育語言能力培養過程中,幼兒可以直接接觸到很多語言材料作為知識獲取的來源,而知識的獲取作為一個理解知識和學習知識,可以有效輔助幼兒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也就是說,幼兒通過運用語言來描述事物,可幫助幼兒更為方便、精準的認識和理解事物,加深對事物的實際印象。另外,在學前時期進行幼兒語言教育,主要是為了推動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在此期間進行交際活動和閱讀學習活動,可有效推動幼兒的語言發展。最后,語言作為一種學習工具,其可以使得幼兒在學前階段獲取到更多的知識,其具有直接、方便的特點,是其他方式所無法替代的。
二、幼兒語言能力培養活動有效開展的積極措施
(一)認清幼兒語言特點
要想在語言教育活動中獲取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應基于幼兒語言的特點來開展活動,認清幼兒語言的具體特點。由于天性所致,幼兒的好奇心比較中,且表達欲望非常的強烈。但是,受自身成長機制的影響和年齡的限制,幼兒無法準確的的表達出自身的真實想法。這主要是因為幼兒掌握的詞匯量少。對此特點,幼師應該具備良好的耐心,認真的傾聽幼兒表達語言,引導其對不熟悉的詞匯進行嘗試性的運用,以此實現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化訓練。幼師應加強對幼兒的發音指導,開展更多的發音訓練活動,從而改變幼兒的發音問題,幫助幼兒正確表達自我思想,提高自我語言能力。但是,學前時期的幼兒具有接受能力強的優勢。因此,在此階段進行語言能力培養,可以獲得顯著的效果。這也就是在實踐活動中幼兒新詞教學效果佳的主要原因。這是幼兒的教育優勢,也是學前教學活動效益提升的有效法寶。因此,教師應在學前教育語言能力培養過程中,積極利用幼兒該語言學習特征,主動激發幼兒對新詞匯的興趣,不斷增加幼兒的學習詞匯量,根據相似情景學以致用,在不斷的鍛煉過程中來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構建良好的語言教學環境
興趣作為最好的教學工具,是引發探究學習活動的動力源。在學前教育語言能力教學當中,幼師可以積極利用興趣這個工具,適當的構建語言教學環境,以此引發其幼兒對語言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在教室墻壁上設置“多彩繽紛”面板,引導幼兒對色彩進行認知,讓幼兒圍繞“色彩”這個話題展開討論。也可以通過豐富幼兒園區內空間設施的方法來激發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來開展有效的語言教學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園區將幼兒的活動面板設置的較高,沒有從幼兒的視角來設置,會讓幼兒進行仰視,這樣會大大減少幼兒與園區設備的運用率,降低幼兒語言活動的開展次數。因此,園區應合理設置教學設備,構建有效的語言教學環境。
(三)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要想保障學前教育語言能力培養活動的有效性,就必須依據幼兒的特點來開展教學活動,基于幼兒語言特點進行教學分類,并制定出具有幼兒教學特點的語言教學方案,進行去小學化。這樣才能保證語言教學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且實施差異化的教學活動,使得每個幼兒在語言學習方面都有所進步。
三、結束語
語言作為人類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其是人類開展任何活動的前提。學前教育時期作為人類掌握該功能的黃金時期,教育者應對該時期的語言能力培養予以重視。通過強化對學前教育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研究力度,分析出我國學前教育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發展方向,提出能夠提高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有效措施,通過這些措施來強化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進而實現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最終保障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鄂斯文. 淺析幼兒學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探究[J]. 中國高新區,2018(08):117.
[2]樊菊英. 在學前教育中發展幼兒語言能力之我見[J]. 學周刊,2016(31):240-241.
[3]廉志娟. 幼兒教育中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對策分析[J]. 學周刊,2019(1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