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
夏日的午后,一群孩子騎著他們心愛的自行車,在村莊里奔跑著、高喊著、歡笑著。可熟知他們的笑聲背后有著悲涼、孤獨、缺憾……
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下,“離婚”已經不僅僅是在繁華的大城市里出現的代名詞了,它已經蔓延到了這原本安靜、祥和的小村莊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村子里的青壯年為了生計都進城務工,在廣大農村地區催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農村留守兒童。在他們當中又有著很多單親孩子。
在我所教的班級里像這樣單親留守兒童就有五名,約占全班總數的百分之十五。這些孩子由于長期遠離父母,缺乏生活、教育上的引導和關愛,成長中潛藏著不少問題和危機。如:學習一般或較差。由于監護人重養輕教,大多數單親留守兒童自主學習能力差,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成績大多不理想;道德品質較差。由于單親留守兒童長期生活在爺爺奶奶的溺愛下,缺少父母的愛,父母的監管和教育,明辨是非能力較差,又易受社會上不良習氣的影響,很容易養成一些不良行為。如:愛說謊,不講衛生,不講文明,悄悄拿同學的東西等。那么,面對這種種的問題,身為班主任的我們該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讓他們能夠同其他孩子一樣在他們人生的舞臺上展現他們的精彩呢?下面結合實際談談自已的體會:
一、用愛,親潤單親留守兒童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同樣,沒有愛更不會有“留守兒童”教育的成功。我們班李棟升同學由于父母離婚,父親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他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可行為習慣卻總是不盡如人意。家庭制作業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上課時愛溜號,科任課上愛說話;下課時總喜歡和同學打鬧,經常聽到同學們告他的狀;作業也不認真完成,總是馬虎行事,潦草完工,而且都是在老師的催促下才能完成。針對李棟升的這些問題,我主動找他進行交流,談心,讓他體會爺爺奶奶帶他的不容易;讓班干部監督他學習;適時的表揚、鼓勵他:班會上給他展現自我的機會……慢慢的他變了,不再與同學發生矛盾了,開始交作業,成績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話說得好:“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要有慈母般的愛,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二、適時表揚、增強自信
缺少親情,缺少關愛,缺乏督促,很容易使“單親留守兒童”們變成了“問題學生”。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留守兒童,發現他們的優點。他們中也有自立自強的,部分留守兒童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的勞動觀念,勞動技能水平遠高出其他同齡人。班主任要根據留守兒童的這些特質,利用一切契機激勵、表揚他們,培養他們自立自強精神。
三、關注“單親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單親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是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的嚴重問題,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單親留守兒童一般敏感,性格比較脆弱。老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亂花錢、撒謊等不良行為。我們班的韓叢強同學就是這樣的孩子,經常騙家長,帶很多錢上學,而且買些沒有用的東西,針對這些現象,我利用班會講節儉的重要性,放一些農民工在外打工的影片,讓他們體會父母的不易,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并還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辦手抄報、組織朗誦比賽等活動,來填補這些孩子心靈的空白。另外,開展心理疏導班會,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走正路。
總而言之,我們作為班主任對單親留守兒童要加倍關愛,讓他們在同一片的天空下,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