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
摘要:自主學習正是一種充分重視學生主體參與的學習方式。它是由學生自己參與對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結果評價的掌控。它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需要。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有多樣的學習方法,它能改變盲目、被動的學習狀態。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具有可行性的自主學習應是在教師引領下的而非絕對的“自主”。本文就是探討如何將自主學習運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以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實效。
關鍵詞:自主學習;語文素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思維
統編教材特別提倡: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模式或學習方式,是由學生自己主宰自己學習的一種方式。它具有獨立性、主動性、相對性等特點。有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師之教,其實并不在于全部講授,而在于相機誘導。”這里的誘導,就是我們所說的點撥,“相機”也就是我們講的合適的時機。
自主學習也不完全是教師不參與的學習,不是放任的讓學生沒有目的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的自主學習,那么教師如何在教學中體現自主教學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法可以操作探討:
一、加強學法指導,探究規律
學法,即學生學習的方法。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自己的活動中進行語文學習。因為閱讀教學的意義不只在懂得有關的語文知識和理解課文、接受課文思想的教育,還在于學會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特別是在閱讀活動中通過對信息的處理和利用,影響一個人的思想、情感、方法論、價值觀,在全方位的活動過程中影響一個人的基本素質。這樣,閱讀教學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同時又是閱讀的應用過程。我們初中課文里,整個單元的內容和文體上都有很大的相關性。我們可以在重點教學兩課后進行自己學習。教學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如小說文體的學習,我們重點掌握的是情節、人物形象以及小說的現實意義。在初中課本里當九年級再學習小說《變色龍》中奧楚蔑洛夫的形象堪稱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可以讓學生通過課本劇表演來深入理解這個人物形象。
總之,加強學法的指導,掌握閱讀教學中的規律,可以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實際水平和能力。
二、確定自主學習目標,重視教學評價
課程標準改變了課程內容“難、繁、偏、舊”的缺陷,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全面了解學生,認真分析本班情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制定出與學生實際相適應的學習目標。既要關注個體差異,又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使整個教學成為既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又能激活教學思維,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動態結構。
我們把課前備課、課堂講授、課后作業的教學模式看作是順向教學的話,那么適當地轉換順序、進行逆向點撥,也許效果會有所突破。具體的做法就是教師先讓學生成立閱讀小組,再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由學生設計練習題,讓學生主動完成。學生進行練習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提供反饋信息的過程,教師據此再進行備課、批改作業,然后補缺補差,解決疑難。這種方法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讓學生對閱讀課的學習逐漸產生興趣。
這種逆向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完全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點,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克服依賴思想,調動他們智慧的潛力。并且最重要的,是學生在自我學習后,彼此有一個探究交流過程,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就是自己檢查學習結果,并給出學習小結;教師評價,就是由教師檢查學習結果,并給出學習結果反饋。學生自我評價,培養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的管理,能根據自查,調整學習方向,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同時,教師并不是不管不問,相反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并對學習進展給與指導性意見。
三、學生自主學習方法:讀、問
(一)讀
讀,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語文的必要途徑。更是自主學習的第一步驟。根據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學生可以采用的閱讀方法主要有精讀、速讀、背讀、品讀、說讀、聯讀等方式。
這里重點說一下聯讀,聯讀,也叫擴展閱讀,就是將主題相近的課內課外文章擺放在一起讀,既是一種閱讀范圍的擴展,也是閱讀內容的比較。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數量,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也是這幾年中考中閱讀考查的常考題型。經常把同類文章放在一起比較閱讀,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材料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水平,進而也開拓了思維。比如:在教學中本人會針對社會上流行的熱點問題,如漢字熱現象,本人讓學生搜集“漢字歷史——漢字發展特點及其發展規律一一弘揚漢字文化意義”這幾個方面搜集資料,然后提出問題進行探討、總結。
以上這些都是學生喜愛的“讀”的方法,都是立足于把“讀”的權力還給學生的有力舉措。
(二)問
語文閱讀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學生沒有問題的情況,這對語文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學生沒有問題,就說明沒有深入文章,沒有切實主動地思考。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基于自主學習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提倡讓學生主動地問,也就是“質疑”,質疑是一種相當有效的學習方法,也就是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問題為紐帶,以問題為本,以問題為前提,其實就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保障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師生互動狀態。
提高學生的質疑水平就是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知文本,并且能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教給學生提問的策略。人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策略,就是讓學生自己學會提問,在閱讀中以問題帶動思考,促進思維發展,培養主動學習的精神。
在學習中最重要的是,要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規律,當沒有老師的時候,學生可以獨立學習、獨立探究、獨立搜集資料、獨立思考,最終實現了自主學習這樣的理想的學習模式。這就是所謂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