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華
摘 要: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帶動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其中,合作學習的運用最為廣泛,更能為學生帶來無限的樂趣。小學數(shù)學教師巧妙地利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開展以學生團體為主的小組合作模式,引導學生對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進行深入解析,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組建不同的小組,能夠切實改變落后、陳舊的教學模式,強化和突出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和特征,激發(fā)學生主動合作的意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現(xiàn)在對它的運用還不是十分成熟,所以造成了教學成效不高的結果。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所以當教師在進行小組教學時,有些小學生并沒有相互討論學習,而是在一起閑聊。這就需要老師親近學生,時刻注意學生,加入到他們的討論中,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
一、圍繞教學內容,確定合作任務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圍繞教學內容,確定合作任務。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不管是什么知識點都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其實不然,針對過于簡單或者過于復雜的數(shù)學知識,不適合運用小組合作。為此,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應確定具有探究意義的合作任務,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案例:以“圓的周長”的教學為例子,由于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正方形、長方形。本節(jié)課雖然要求學生認識圓的底面半徑和高,但是這部分知識較為簡單。為此,此部分知識教師讓學生自主探究,掌握圓的底面半徑和高。接著,針對圓的周長這一難點,教師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共同探究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只有明確了合作學習任務,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才有方向性,學生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
二、合理劃分小組,明確組員職責
合理劃分小組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教師應從學生的接受水平、興趣愛好、性別差異等多個方面,綜合評價每名學生,合理劃分小組。一般小組成員的人數(shù)應控制在4到6人。接著,為小組內的不同成員確定不同的職責,如,學生甲負責記錄;學生乙負責查閱資料;學生丙負責做匯報工作等。只有明確了小組成員的角色之后,每名學生扮演者自身的角色,并也獲得不同的體驗。
教學形式的目的旨在強化課堂效率,推動學生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便于學生快速獲得理論知識,還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所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下,要構建活潑的教學氛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課堂秩序是混亂的。為了確保課堂氛圍的有序,教師應合理劃分小組,明確組員職責,真正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三、把握合作過程,學會合作交流
合作學習需要經(jīng)歷以下四個過程。
1.自主學習。在合作學習之前,每名學生都要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此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一旦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那么合作學習中,學生只能是“人云亦云”,也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為此,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表達自身獨特的看法,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2.相互交流。在合作學習中,組員之間、小組之間要相互交流想法。交流中,每位成員或每個小組闡述他們的想法。這樣一來,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也便于學生面對難點或者重點問題時,能更深入地分析、探索。
3.教師參與。合作學習課堂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可以袖手旁觀,而是要深入到各個小組,掌握每個小組的學習進度,并了解組員間的想法,與他們一起分享學習的樂趣。在深入各個小組的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他們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此時,要積極引導,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
4.評價激勵。當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之后,教師要從眾多小組中選擇出“最佳合作學習小組”,通過評比,增強小組成員的競爭意識。在日后的合作學習中,各個小組的成員都能承擔起自身的職責,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
案例,在“路程、時間與速度”的教學中:首先,學生自主思考,認識路程、時間、速度這三個概念,并結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猜測路程、時間與速度這三者的關系。接著,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各個小組成員相互討論路程、時間與速度間的關系。討論中,小組成員應各司其職,結合數(shù)學教材,并查找課外資料,總結出這三者的關系。此時,學生可以對比一下自己事先所設定的猜想是否正確。隨后,教師讓各個小組的成員匯報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并指出每個小組合作學習的不足與閃光點。最后,從多個方面評選出“最優(yōu)小組”。
四、總結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便于學生快速掌握理論知識,還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強化學生的溝通能力。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應圍繞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主體,開辟一條新的路徑,旨在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真正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冰.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7(17):104.
[2]盧新偉.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7(06):151.
[3]沈連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