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愛
摘? 要:陶藝將科技元素與藝術內涵融合在一起,是一門“有著自己語言”的表現藝術和技能。陶藝是校外教育的重要課程內容,是青少年學生非常喜愛的活動,更是美術課堂教學的一種拓展嘗試。本文從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出發,對陶藝在校外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陶藝;校外教育;重要性;民族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002-01
對于少年兒童來說,喜歡“玩泥巴”是他們的天性,而將這個簡單有趣的活動搬上校外教育課堂,即為內涵豐富的陶藝教育。與傳統的課堂教育相比,陶藝課堂是開放的、快樂的、創新的,它像陶土一樣富有黏性,將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讓學生在動手動腦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發展自身的核心素養,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在校外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手腦結合,提升學習能力
想要親手創作出一件成型的陶藝作品,不僅需要學生了解并動手實踐從泥巴到陶藝作品的制作過程,如原料準備、制作工具、捏塑及成型等,還需要學生動眼動腦,分析思考,主動探究充滿個性的獨特作品的成型細節。以“設計一把椅子”為例,首先要引導學生明確椅子的功能和基本結構,知道在一把椅子上要體現哪些設計要素和功能元素;其次幫助學生合理想象,確定自己的設計思路,根據自身設計選擇需要用到的原料,做好制作前的準備;再次讓學生動手實踐,利用捏塑和泥條成型法制作椅子,將自己的實際理念呈現出來。可以說,學生的實踐過程也是他們主動探究的過程,更是不斷閃現靈感、發散思維的過程。當一塊塊泥巴在學生的手里變成一把把造型美觀、極富個性的椅子時,成功的喜悅充斥著他們的內心,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自然攀升至頂點。通過這樣有的放矢地指導和寓教于樂地學習,學生不僅感受到了自由創作的樂趣,也提升了各項學習能力。
2.個性創意,積淀審美修養
審美能力是青少年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必備要素。具有積極思維、個性創意等特點的陶藝學習則成為了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積淀審美修養的拓展渠道之一。還是以“設計一把椅子”為例,設計過程并不是簡單地臨摹或模仿教師的示例,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美,通過自己的審美思維去創造美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擺脫了各種知識、慣例的理性禁錮,將內心的審美經驗直接呈現在實踐作品中,一邊想象創造一邊完善自身的審美修養,積極發散審美思維,盡力擴大自身的審美區域。在泥條的摔摔打打、揉捏塑型中,學生對美有了新的認識,不僅完成了個性創意的作品,還建立了審美意識,提升了審美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其他途徑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如帶領他們參觀陶瓷廠,或是給他們講解歷史上著名瓷器的典型審美特征,讓學生從美學的角度重新認識一件件瓷器精品,了解更多的美學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升自身的審美修養。
3.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品質
陶藝對學生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質的培養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一是能夠陶冶情操:面對著精美的陶藝作品,學生內心的情感一下子被激發出來,在了解與欣賞中,學生學到了陶藝相關知識,也得到了美的享受,陶冶了情操;二是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學生因為個人負面情緒而用力摔打泥條,有的學生則是隨意地糊著泥巴,這些都是他們個性情感的真實流露與內心情緒的宣泄;而當他們完成一件作品時,特別有成就感,無形中自信心得到極大地增強,使他們對自身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也有了信心和動力,使其身心都朝著更為健康的方向發展;三是能夠鍛煉意志品質:一件陶藝作品從初步設計到真正做出來,需要經歷重重“考驗”,在這個成型的過程中,隨時都有失敗的可能,如果不能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泥條在盤筑成型時就要一遍遍地重來,這就需要學生具備極強的忍耐力和責任心。也正是在這樣的磨練中,學生的意志品質得到了有效地鍛煉。
4.弘揚藝術,傳承民族文化
陶藝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蘊含著精湛的技藝和豐厚的人文藝術內涵,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內容,更是星光璀璨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一方面,教師要和學生共同學習陶藝的歷史傳承,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查找陶藝資料,了解陶藝的起源和發展過程,對中國的陶藝歷史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還可以通過知識競賽、辯論賽等各種活動加深對陶藝的理論認知,深化學生的陶藝興趣,使他們在感慨悠久燦爛的陶瓷文化的同時,產生濃濃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承擔起傳承陶瓷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博物館參觀,了解各個時期的陶瓷精品及其精湛工藝,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陶瓷制作工廠,讓學生了解現代陶藝制作流程和特點,學生在開闊了眼界的基礎上,也了解到這項藝術在現代社會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使學生明白傳承的意義并產生“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將弘揚陶瓷藝術、傳承民族文化的種子種在學生的心里,以期在合適的時機能夠破土萌芽、茁壯成長。
5.結語
總之,作為一門有著深厚文化積淀的工藝美術,陶藝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上的作用不容小覷,因而在校外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陶藝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貼合學生實際授課,讓他們在把玩泥土中表達自我情感、發展創造思維、傳承中華文明。
參考文獻
[1]胡麗婷,羅堅.民間美術在農村基礎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和作用[J].藝術教育,2010(10)
[2]廖建明.做陶藝到底做什么[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5(11)
[3]張艷紅.談小學美術課的生活化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