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摘要:目的:評價社區高血壓控制效果及其影響因素。方法:選擇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社區之內的高血壓患者78例,分析治療效果與影響因素。結果:78例患者的控制效果為57.6%。在年齡增加的情況下,控制率會逐漸降低,年齡超過71歲的控制效果很低。具體的影響因素就是體重、病程時間、年齡等。結論:在社區高血壓實際控制的過程中,受到年齡因素以及病程時間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治療效果方面的問題,應予以一定重視,利用合理的方式進行控制,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診療服務。
關鍵詞:社區高血壓;控制效果;影響因素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升,飲食結構出現改變,高脂類型的飲食問題逐漸增加,導致高血壓的發生率有所提高,然而,患者對于此類疾病的控制效果以及治療方式的知曉率很低,未能養成良好習慣。這就需要在社區疾病控制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其樹立正確的自我保健觀念,全面了解疾病知識,促使不良習慣的合理改善。在此情況下,下文針對我社區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的78例高血壓患者,合理的分析控制效果以及各方面影響因素。
1 基本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期間我社區當中的高血壓患者中,選擇78例進行分析,年齡分布:55歲到75歲,中位(68.11±1.22)歲。性別:男50(64.1%)例,女28(35.9%)例。
納入標準:在檢查之后符合高血壓的診斷要求;對這次研究的內容知情。
排除標準:對這次所研究的內容持有反對意見。
1.2 方法
按照《全國社區高血壓規范化管理》相關要求,合理的針對患者體征進行檢查,針對表格進行填寫,調查的次數為五次左右,在最后一次隨訪的過程中,收縮壓少于130mmHG并且舒張壓在80mmHG以下,就可以認定為控制有效[1]。
1.3 判定指標
記錄得到控制與沒有得到控制的病程時間、年齡以及體重自變量相關數據,分析各方面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各類數據主要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通過±、t值檢驗的方法對各類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在數據對比呈現出差異性的時候,使用P<0.05的形式進行表達。
2 結果
2.1 控制效果
得到控制的為50(57.6%)例,沒有得到控制的為28 (42.4%)例。
2.2 影響因素
控制效果低的年齡多為71歲以上,且體重較輕,數據之間的比較呈現出差異性,詳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高血壓的發生率有所增加,而高血壓的發生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控制,但是,目前多數社區高血壓患者,尚未掌握相關知識,沒有樹立正確觀念認知,嚴重影響控制效果。
上文主要針對社區高血壓控制效果以及各方面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未能得到合理控制較之于得到合理控制的的患者,病程時間很長,且年齡較高,體重的自變量也很高,P<0.05。可以發現,在各個年齡階段中的相關患者,血壓控制狀況存在一定差異,控制的科學性也有所不同,而對于體重自變量而言,對于血壓而言會產生直接影響,屬于較高的影響因素,而肥胖者以及超重者的控制效果更低,難以更好的進行協調。所以在社區實際工作中應遵循科學的工作原則,制定較為完善的規劃方案,確保可以針對高血壓的風險因素進行嚴格控制。在此過程中,應加大社區規范性的管理力度,了解具體的血壓狀況與規律,分析實際狀況,在全面研究以及探索的過程中,可以針對血壓進行嚴格控制,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采用合理的措施解決問題,更好的完成相關控制任務。
在實際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對于血壓而言,在實際控制期間,社區的高血壓難以得到有效控制以及治療,除了要長時間的使用藥物對其進行治療之外,還需要利用非藥物的方式進行處理,利用保健的方式開展各方面干預工作。這就需要在社區工作期間,可以結合具體的狀況,階段性的開展健康體檢活動,為患者講解高血壓疾病的相關預防以及控制知識,并且引導其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不可以食用刺激性并且高脂肪類型的食物,以此針對血壓進行嚴格的控制[2]。在此過程中還需引導患者參與到各方面的有氧運動活動以及功能鍛煉活動中,鼓勵正確的接受相關醫師治療,自主的針對血壓進行監測,自主的使用血壓測量設備開展相關家督工作,在發現有血壓水平問題的時候,就要做好相關的控制工作,以此形成規范化的社區管理模式。在此過程中,還需結合以往的工作特點與需求,開展社區的規范化管控活動,例如:定期的組織開展高血壓會議活動,在相關活動中,病友可以針對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成功控制血壓的方式技巧、合理預防高血壓對其產生的影響等等進行合理研究,相互歸納以及總結各種案例內容,詳細的分析高血壓控制方法。另外,在社區工作中合理的進行指導,總結以往的工作經驗以及具體狀況,利用合理的方式開展引導活動,保證可以全面提升社區高血壓的控制水平,利用針對性以及合理性的方式進行引導,以此促使血壓的合理控制[3]。
綜上所述,在社區高血壓實際控制的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對控制效果產生影響,應予以一定重視,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管控,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參考文獻:
[1]何美清,苗華軍,王銘,et al. 家庭醫生醫護團隊模式對社區高血壓控制效果研究[J]. 世界中醫藥,2017,12(23)44-88.
[2]王永紅,錢燕,李三霞,et al. 社區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17,2(S2):245-247.
[3]黃小玲,吳玲. 海南省社區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及其影響因素[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8,26(5)13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