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莎莎
摘要: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依托市場發展需求,培養具有綜合職業素質的人才。同普通本科教學不同的是,其不再僅僅強調對人才的專業知識的培養,而是更加重視人才的職業技能培養,從而使其能夠適應市場發展需求。但是在高職教育的開展中這一培養目標并不能夠完美的實現。原因之一在于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存在很多問題,無法準確反映真實的教學質量,從而使得高職院校在社會的認可程度不斷削減,這對于高職院校的發展極為不利。本文基于此,立足于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視角,分析了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改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幾點思考,以期促進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教學質量評價;思考
前言:
作為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對于教學質量提升有著關鍵作用。對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進行監控與評價,能夠使得相應的高職院校明確其教學現狀,并為其教學工作環節的改進以及創新提供基礎指引。對于這一工作環節來說,其核心在于提升教學質量,而其對應的直接目標在于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通過對教學的所有環節、教學工作進行監控與評價,可以協調現有教育資源,構筑一個互聯互通、權責分明、任務明確分化的教學體系,從而推動高職教育在發展的快車道上飛速前進。
1.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1簡單化的上移傾向
簡單化的上移是指高職教育在其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并沒有充分考慮高職和本科教學之間的異同,簡單地將本科教學的方式套用在高職教育的過程中,直接導致高職教育成為本科教育的復制品,丟失其辦學特色,同時也導致其無法達成教學培養目標,致使高職教育處于尷尬的境地。針對這一問題,對應的因素有很多,當然主要的因素在于我國的高職教育開展較晚,其根基本身普遍受到本科院校教學的影響,許多高職院校沒有明確的定位,由此使其具有簡單化的上移傾向特征。如這種問題持續得不到妥善解決,將導致其培養的人才普遍缺乏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操作能力,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最終將阻礙學生的職業發展。
1.2監控的主體和客體的單一化
傳統的高職院校的內部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工作主要由教務處以及各院系的教研室來承擔。監控與評價的主要內容是教師課堂理論教學,而采用的主要方式則是傳統的教學工作檢查、聽課、學生走訪考試情況等形式開展。從上述的具體情況可知,整個過程盡管有著一定的工作內容,但是各自獨立,缺乏成型體系。此外,對于主體和客體監控過于單一,比如對于教師的評價過程則僅僅采用監督的形式來開展,而沒有注重積極的引導,導致整個過程無法得到教師的擁護,因而導致相關工作開展效果不佳,這對于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改進極為不利。
1.3忽視內部質量監控
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可以細化為內部質量監控和外部質量評價。對于后者來說,因為涉及到上一級的主管部門相關事務,即整個評價過程由上級部門來組織,因而相關院校考慮到學校的各方面發展,比如社會聲譽、招生和就業等,對此格外重視,尤其在展開評價工作期間,為了獲得優良的評價結果,往往會調配大量資金以及增加人力和物力投入,加強對評價所涉及環節得改善。但是基于學校層面的內部質量監控對于學校的外部環境沒有多大的影響,因而缺乏相應的重視。其次,開展相關工作的人員與接受質量監控的相關人員之間往往有著緊密的關聯,因而往往礙于人情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能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導致整個環節流于形式,無法起到實質作用。
2.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幾點思考
2.1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
這一措施的首要工作在于將處于教學一線的教務處和各院系的教研室關聯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在這一系統中,作為核心的教務處的作用在于為全院校的教學質量制定管理方案,并同時對教學組織和教學工作的質量進行調控,根據學校具體情況,構建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制度,由此實施有效的質量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上,設置教學質量督導小組,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具備學術權威的專家組成。教學質量督導小組的主要任務在于對上述系統中的教學質量監控工作方面進行有效監督,并對學校層面負責,定期總結匯報工作情況,并提出存在的問題,為學校層面的相關決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
2.2構建多層次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對于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來說,不僅要重視理論教學中的質量監控,同時也要強調實踐教學質量的監控,并將二者構建成具有多層次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對于理論教學質量的監控,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的構建來實現對這一環節的突破。對于實踐教學的質量監控工作來說,由于其涉及到學生培養與市場經濟發展的契合程度以及學生職業發展局面等層面的內容,因而需要格外重視。對于這一方面來說,要求相關院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給學生提供教學實踐環境和場地,此外同時需要在學校層面吸引大量的技術匠人、行業先鋒、學術帶頭人組成專家督導團,對學校該層面的教學質量進行監督,由此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整體專業技能,而且能夠使學生與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相契合,開展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而達成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
3.結語
高職教育作為我國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對其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能夠使得相應的高職院校明確其教學現狀,并為其教學工作環節的改進以及教育創新提供基礎指引。然而在教學實踐中,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存在很多問題,無法準確反映真實的教學質量,使得高職院校的社會認可程度受到影響,嚴重阻礙了高職教育的發展。在此背景下,本文緊緊圍繞“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幾點思考”這一議題,分析了當前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存在的問題,如:簡單化的上移傾向、監控的主體和客體單一化以及忽視內部質量監控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和構建多層次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來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門超,石固歐,康金,徐曉東,張暑軍,崔喜賀,王文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動態監控與評價模式的創新研究[J].科技風,2019(05):257-258.
[2]陽桂桃.大數據視域下基于“一改兩抽三賽四診五監控”人才培養質量鏈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研究[J].高教學刊,2018(23):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