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枚
摘 要:高中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等方面統一多方面的發展。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五方面內容:歷史唯物主義,時間空間觀念,證實史料,歷史解釋以及家國情懷。本文首先闡述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五大內容,其次結合歷史人物,闡述高中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并總結概括歷史人物對高中生的影響以及對立德樹人教育的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育人功能
1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
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可概括為五大類,即歷史唯物主義,時間空間觀念,證實史料,歷史解釋以及家國情懷。本部分將具體詳細地闡述各類型的含義及其對高中歷史課程的促進作用。
1.1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所有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基礎的,歷史事件的發生有其必然性,而發生的一切歷史事件都會導致社會階級的劃分,最終在階級與階級之間展開斗爭。學習者通過了解歷史唯物主義,能增強對社會發展的客觀認知及其本質。
1.2時間空間觀念
萬物存在皆有道理,時空觀念要求人們在面對歷史事件時,根據其發生時間和空間的內在聯系,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和觀察的觀念。了解時間空間觀念,是培養學生形成嚴謹邏輯的關鍵,是幫助學生了解古今中外歷史事件發生的本質的重要因素。
1.3證實史料
史料實證指通過對歷史事件的考究,從中獲取可靠可信的史料,以此達到最大程度還原歷史事件真實性的目的。對史料的考證可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是鍛煉學生揭示歷史真相,分析歷史現象的重要基石。
1.4歷史解釋
歷史解釋要求對歷史事件進行客觀且理性的評價。在對歷史事件的解釋過程中,敘述者既要對歷史事件保持敬畏之心,即要求學習者客觀公正地敘述每個歷史事件;同時敘述者又要對歷史事件進行總結概括,即要求學習者對不同歷史事件發表不用見解和觀點。只有將兩者共同應用于歷史解釋中,方可形成對歷史事件的獨到見解,增強對歷史事件的深刻性。
1.5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即人們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切大愛,對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對國家的深切認同感,自豪感和責任感,對國家大事的責任感與擔當感。家國情懷體現一個人的大愛,而大愛的來源是人們對歷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細致了解,只有正確認識歷史事件的重要性,才能從中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并將此類優良品質應用于對國家的認同中。
2高中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
正如英國大學者培根所言,讀史使人明智。因為不同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總能給人以不同的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接下來將闡述在高中歷史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教材中涉及的不同人物對高中生的教育作用及思想影響,以此反映高中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
2.1堯舜禹的育人功能
堯在傳說中生活簡樸,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樸素節儉,同時他又十分關心百姓,當百姓出現生活方面的狀況時,他總會將問題歸結于自身,認為自己未能替百姓解決困境。舜在傳說中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她沒有因其繼母和弟弟的百般陷害而因此報復,而是在舜成為部落首領后,他仍能不計前嫌,對繼母和弟弟百般寬容。禹在傳說中以家國為重任,帶領百姓治水患,從而使得百姓生活安居樂業,國泰民安。堯舜禹的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高中生在生活中要勤儉樸素,待人寬容,對待國家問題,要有家國情懷,以天下為己任,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2.2唐玄宗功與過的育人功能
唐玄宗在其統治之間成就了唐朝的輝煌,而同時又發生了安史之亂,致使唐朝走向由盛向衰的道路。但是,唐玄宗的種種行為,正能供學習者從中了解其為人,并培養學習者的批判能力與辯證能力。唐玄宗的統治時期按繁榮和衰落可分為兩個時期,在繁榮時期的治國方面,他重視人才,親自參與人才選拔,所以該時期國家繁榮富強,國泰民安,進入唐朝的全盛時期;在軍事方面,重視對邊疆地區的管轄,完善軍事制度,最終實現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引領國家走向富強。而在后期走向衰落的時期,唐玄宗自甘墮落,花天酒地,沉迷女色,不顧政事,最終導致唐朝發生安史之亂,走向衰落和破敗。唐玄宗的育人功能體現在其人物特點的多元性與立體性,學習者通過對其功與過的了解,可從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3孫中山的育人功能
孫中山作為民主革命的倡導者,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針對孫中山及其精神的育人功能,可將其分為兩方面。首先,孫中山在民主革命期間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此之前中國歷史并未出現完備的法律,只有統治者規定的法定條例。該臨時約法的出現,喚醒了人們的法制觀念,推動了法治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中華民國采用五色國旗,象征漢族,滿族,滿族,回族和藏族五民族的和諧統一與共同發展,雖然當時孫中山強調的五民族共和與目前的五十六個民族的多民族統一有巨大差距,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以孫中山為首的領導人在國家統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與主權的完整。因此,通過對孫中山及其精神的學習,學習者可從中提高法制道德觀念意識和偉大的愛國情懷。
3總結語
結合高中歷史學科五方面的核心素養與高中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的學習,可從中培養學習者勤儉節約的美德,愛國情懷的信念,法治道德觀念的塑造,辯證思維能力和批判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總而言之,以高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為依據,能推動歷史人物及其精神對學習者的積極影響;能充分體現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能提高學習者多方面的能力;能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饒玉珍.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18):55.
[2]孫朝玉.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式探索[J].新課程(中學),2018(02):43.
[3]李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策略[J].文教資料,2017(29):235-23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