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會亭 杜連葉
【摘 要】水利工程的質量直接反映了工程使用的預期壽命。作為水利工程單位,有必要確保適當的施工管理,不僅要認識到管理影響施工方的切身利益,還要考慮到國家財產安全和公眾的利益。根據實際經驗,本文作者對目前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水利工程;工程建設;質量控制
1水利工程施工特點分析
第一,施工工期長。工程線性走向長、施工項目多,工種多,相互間的聯系往往不暢通。施工面廣、施工人員多、施工班組多是水利工程的特點。這些特點給施工的質量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往往導致一些質量問題和安全事故的發生。第二,露天性特點。在施工中封閉、隔離都很難做到,在施工過程中,工人車輛、施工設備、施工材料等等的管理都增加了難度,特別是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和安全管理難度更高。第三,施工人員方面的素質問題。水利工程施工的工人多數都是來自農村的農民,且是中老年農民居多。因為更年輕的農民去城市里務工。這部分人的文化層次偏低,他們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識、施工知識、安全知識。這些導致他們的質量全意識薄弱,同時還存在著不能盡快適應水利工程施工工作條件和環境的問題。不知道也不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規范。施工方也沒有在施工之前進行基本的技術交底的教育培訓。導致他們缺乏基本的施工建設知識,更沒有安全防范的意識。這部分人在施工中的質量管理是一個大問題。在對材料和工序的施工中,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因此而導致的質量問題頻繁出現。
2水利工程建設中常見問題
第一,溝通不暢、配合不力。水利工程建設內容多,周期長,參建單位多,各方如果從自身利益出發,就會導致溝通困難,甚至配合不力,施工單位普遍存在分包、轉包問題,建設、監理單位在管理方式上不能統一,為工程質量造成隱患。第二,盲目追趕進度,忽視工程質量。按照合同約定工期,天氣、施工環境、后續工程等因素影響,施工單位怕受罰,盲目追趕進度,就可能偷工減料、壓縮施工環節、減少操作時間,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第三,進場物料質量把關不嚴。有些施工單位對工程所需的鋼材、水泥、砂石等物料不檢測、不驗收,手續不全,未落實第三方檢測,單元工程、分部工程驗收不及時。第四,施工人員少,責任心不強。為了降低施工成本,有些施工單位現場技術人員少,實際操作人員相當一部分是農民工,不具備施工專業技術,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有難度。
3加強水利工程建設中工程質量的控制管理
3.1重視水利工程制度的健全完善
健全和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設制度,是確保項目質量的基礎,是實現質量管理科學話的前提。尤其對于水利部門,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有助于各部門管理的有據可依。針對不同屬性的水利部門,職能的不同,實現制度符合各部門職責,權責分明,分工明確,更好的管理和維護水利工程的已建和在建質量。此外,還要建立自主管理的機制,讓工程的投資者、使用者,或者市場化的租賃、承包等方式實現多種形式的合作管理。同時根據主體責任的不同,落實相應的權利。其次,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門應該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積極向農民、農牧民做好宣傳水利工程建設和維護等的宣傳教育工作,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水利工程對農業經濟發展和自身發展的相關性和重要性,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維護和管理齊心協力的良好氛圍。
3.2構建先進的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平臺
水利施工管理要與國際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接軌,充分利用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大數據服務體系。在具體施工操作過程中,必須構建以計算機自動化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有效整合施工信息和相關操作,把施工成本、質量、安全和進度等各項指標規劃在統計的發展模板之中,制定完善合理的發展計劃,通過運用BIM技術建立立體化的三維發展模型,在保證建設質量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利益最大化。此外,施工企業內部,也應該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實現信息化管理,將信息化管理理念運用到各個環節中去,例如物資的采購管理和相應的市場調研工作,掌握市場發展的第一手信息,如此,才可以實現與客戶更好的交流溝通,提前預知建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并制定出與之相匹配的解決措施。
3.3水利工程材料的質量控制
水利工程質量與建筑材料密不可分,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管理的基礎和保證。材料的質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部件的控制,主要用于嚴格的測試和驗收,正確和適當的使用,建立賬戶、管理收集、分配、存儲和運輸,以及防止混合,并使用合格的材料進行工程建設。控制材料的質量過程如下:(1)掌握材料信息,最好選擇合格的供應制造商,選擇優質材料,以確保項目的質量;(2)合理組織物資供應,確保正常設計,建立嚴格的計劃調度制度,加快物資供應。減少材料庫存和材料分配,并綜合考慮建筑行業最重要的元素;(3)合理組織材料使用,減少材料損失,增加材料儲存,防止材料流失和變質。材料質量至關重要,來料時應有工廠證書、材料測試清單、供應商批號等。同時應考慮使用材料認證,以防止誤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4強化和健全在水利工程質量方面的監管
(1)加強工程質量事前監管,水利工程的事前監管工作包括水利工程設計、原材料管理兩部分。做好事前監管工作有利于解決水利工程中高頻事故發生的問題產生。所以,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必須做好事前監督工作。在水利工程設計與監管工作過程中,主要負責人員及各級監管人員必須進一步加強對水利工程設計部門的監管力度,做好實地勘探工作,收集好相關數據信息,做好藍圖規劃和實地復測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證數據信息的準確性,為水利工程設計提供科學依據。在原材料的采集上,要嚴格符合水利工程建設的相關質量標準,嚴格審查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書、產地、供應商等相關參數,以保證原材料的質量,避免在后續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因原材料質量存在問題而造成工程故障。(2)加強工程質量事中監管,強化質量問題整改和責任追究。改變原有預約式、通知式的檢查方式,開展隨機抽檢、暗訪和飛檢。在建立工程項目庫和質量監督檢查專家庫的基礎上,將“雙隨機、一公開”檢查作為工程質量監管的重要方式。必要時開展“四不兩直”檢查、暗訪和“飛檢”等多種檢查方式,確保檢查到工程現場的真實質量狀況。針對農村飲水安全、移民后期扶持、水土保持等各類小型水利建設工程的特點,分類制定質量責任管理辦法和質量責任追究實施辦法,用于發現質量問題、認定質量問題、整改質量問題和追究質量責任。(3)加強工程質量事后監管,不斷加大質量處罰和問責。要突出加強質量問題整改,整改不到位決不放過,不整改的要堅決予以處理。要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對質量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依法依規進行處罰和問責,并在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平臺上公示。
4結束語
綜上,影響水利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很多,通過健全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體系,嚴格控制體系制度的執行力度與實施情況,可以實現對水利施工質量的有效控制。與此同時,在具體施工操作過程中,還要求相關施工人員立足全局發展要點,多角度全方位分析識別造成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根據施工實際情況,運用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進行全面監督控制,保證水利項目整體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李建霞.加強水利工程建設中工程質量的控制管理研究[J].科技傳播,2016,813:152+159.
[2]嚴群芳.加強水利工程建設中工程質量控制管理研究[J].鄉村科技,2018,25:118-119.
[3]趙全德,徐寧.淺談水利工程建設中工程質量的控制管理要點[J].農業與技術,2017,3708:80.
(作者單位:河南水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