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標
摘要:中職學校是完成教學以及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技能的主要場所。針對中職學校培養工程造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應打造校企共同參與的中職學校,形成雙方共贏的平臺。其核心是進行資源共享的制度建設。
關鍵詞:工程造價應用型人才 ?共贏平臺 制度建設
一、引言
工程造價人才的需求與培養之間存在著實際上的缺口,中職學校探討工程造價應用型人才培養課題既有理論上的開拓意義,又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本文擬針對這一課題中的造價中職學校建設這一子課題進行探討,分析造價中職學校的特點、其他中職學校建設的常見問題,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造價建設的設想。
二、造價中職學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造價中職學校建設的必要性
(1)造價中職學校建設有利于知識教學
教師課堂上主要通過演示、示例、推理、類比等方法進行獨立知識點的傳授,而要將這些孤立的知識點在實際應用中聯系起來、生動起來并進而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師生就必須有一個共同的平臺。提供具體實際的項目和及時指導的造價中職學校可以滿足這些要求。
(2)造價中職學校建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理想中的造價應用型的學生畢業時是可以直面勞動力市場需求。而這種能力的取得僅僅依靠校內的理論授課和課程實踐等環節是遠遠不夠的。課題研究中提出了在嚴格保證工程造價專業課程學時的前提下,緊縮學生的專業課程的授課節奏,縮短學生的在校理論學習時間(在校學習時間為3年),而延長其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校外畢業實踐環節的時間(校外畢業實踐時間為1年)的“3+1培養計劃的設想”,一年的時間要求學生有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過程,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分階段逐步提高的過程,這在客觀上要求有一個平臺來承托這一任務。校企合作的中職學校正是這樣的一個共贏平臺。
2.造價中職學校建設的可能性
目前基本建設的實際情況為造價中職學校建設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項目多,學生受鍛煉的實戰機會就多,企業從項目本身考慮可以降低成本,從長遠考慮可以挑選心儀的人才,這使得相關企業有合作辦造價中職學校的動力。從學校一方來看,不用過多投入即可換來多方面的效益,而且如果運作得當,甚至有可能使造價中職學校具備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需要后續的不斷投入,所以,學校的動力也是確定的。
二、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造價中職學校建設設想:
1.中職學校建設的常見問題
(1)認識不到位,經費投入不足
部分學校對于中職學校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或者認識到了重要性,但是受限于經費問題而有心無力。
(2)中職學校在學校行政構架中定位不準
不同的學校基于辦學理念、專業背景、歷史淵源等方面的差異,對中職學校的認識和定位有很大的差別,體現在學校對中職學校在全校行政構架的定位上。據有關統計,目前中職學校在校內的管理隸屬部門有歸屬相關院系、與院系平行,歸屬學校直接管理以及歸屬教務管理等多種情況。
2.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造價中職學校建設對策
(1)發展為第一要義,造價中職學校建設宜早不宜遲
中職學校的建設對于欲進行多層次人才培養的獨立學院來說是必要的,所面臨的問題都是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要解決也只能在發展中進行解決。要選實踐性強、社會有需求的專業為突破口和切入點,在進行可行性和長遠運作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決策。造價人才的現實需求決定了造價中職學校建設的緊迫性。
(2)以學生為本,體現服務的特色
中職學校建設的目的是為學生服務,一切的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目的進行。
(3)全面協調可持續,打造有自身造血功能的共贏平臺
造價中職學校要發展,歸根到底還是需要有持續的資金支持,關鍵問題是解決錢從哪里來,培養完的學生往哪里去的問題。僅僅依靠輸血維持運轉是很難作到可持續的,只有設法使中職學校逐漸具備自身造血功能。使資金和人才流動起來,才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是很多畢業生從學校到單位和社會,沒有經過緩沖過程,而是進行硬著陸。結果是很多學生要花相當長的時間去適應這一變化,用人單位也要花費大量精力進行新員工的培訓,而用人單位的培訓也是有顧慮的,擔心剛培訓完,學生就離開了。此種情況下雙方進行磨合的結果既不全面,也不協調。解決的思路:可以將學校作為一個居中者,以造價中職學校為共贏平臺,在平臺上提供學生進行造價實戰的機會,使他們的工作實習期前置,能力得以磨練;提供用人單位進行培訓和挑選人才的機會,使他們可以降低成本,得到畢業即可成手上崗的學生;學校自身可以從中獲得合理的報酬作為中職學校持續發展的基金。這樣形成良性循環,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可以全面協調的發展。而學校和中職學校可以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4)統籌兼顧,進行制度建設,以保護平臺上各方的利益
中職學校建設應盡量避免一次性的高額投入后長時間的低水平低效率運行。這就要求建設者在造價中職學校建設時應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方現有資源,統籌考慮以發揮最大的功效。學生在平臺上是以工作換取能力獲得實習期薪水,要保證他們在工作期間得到切實的指導,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企業在平臺上是以實習期薪水和技能培訓指導來換取項目造價工作的正常運作,要保證其運作水平不能大幅低于其在平臺以外,正式員工運作的水平。中職學校是以提供服務獲得酬金,服務要到位,酬金要合理。要真正做到統籌兼顧,保護平臺上各方的利益,必須進行相應的制度建設,如從制度和法規上對于造價中職學校建設的定位、利益分配制度、激勵制度、學生安全保護制度等。而這方面目前存在很多盲區,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經驗的累積、法律法規的健全以及獨立學院的組織體制改革等許多外部因素的完善而逐步完善。
總之,獨立學院的造價中職學校建設應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循序漸進,找到適合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范保興,李娟.高職教育中職學校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9,(18):69-70.
[2]朱晉蜀等.中職學校建設若干問題初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3):113-117.
[3]魏印華.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J].學理論,2008,(20).
[4]陽霞,周文峰.培養工程管理專業創業型人才的幾點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25):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