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冰 徐媛 閆凡坤
摘 要:關于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概念,在我國刑法理論上有諸多學說,觀點不一。在我國現行的刑事法律中,在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區分上缺乏明確的界限,往往將兩者相提并論。本文通過分析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功能和作用、發展階段和解決方式,明晰了我國刑法中刑事責任在專門規定方面的不足,以及刑事責任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發展階段;解決方式;發展趨勢
一、刑事責任的概念與特征
對于刑事責任的觀點,在刑法理論上觀點各有不同,通過概括諸家之所長,我們可以將刑事責任定義為由刑事法律進行規定的,因行為人實施了犯罪行為而產生的,并由司法機關強制執行使犯罪者承受刑事懲罰的負擔性責任。
通過對刑事責任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我們也不難得出它的特征:
1、刑事責任的根據是由相關刑事法律強制性規定。刑事責任的根據來源于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等相關的刑事法律,由于法律中無明文所示的不得定罪,所以它在法律條文中應當是明示性的規定,是詳細而顯見的。
2、刑事責任的來源是行為人實施了犯罪的行為。刑法中確立的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決定了犯罪分子實施了犯罪行為必須受到相適合的懲罰,必須承擔相適應的刑事責任,行為人實施了犯罪行為也就成了刑事責任的產生原因或者來源。
3、刑事責任的內容是刑事懲罰或者是一種負擔。刑事責任內容是指進行了犯罪活動的行為人應當接受的刑事懲罰,也可以認為是一種消極的負擔。但刑事責任和刑罰不可混為一談,兩者之間還是大相徑庭的。
4、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是實施了犯罪的行為人。我國刑法規定,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是而且必須僅是實施了犯罪行為的行為人,實施犯罪的行為人必須得到我國審判機關人民法院的判決,方能追究刑事責任。
5、追究刑事責任的行使主體是司法機關,并且具有強制力。人民法院是我國專門的審判機關,其審判獨立,除人民法院可以對實施犯罪活動的行為人進行有罪判決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認定行為人有罪,因此其具有強制性的特點。
二、刑事責任的功能和作用
刑事責任的功能概念,根據刑事法律和相關學術理論,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刑事責任是在制定刑法和其他刑事法律以及處理犯罪過程中對懲罰犯罪行為所起的積極作用。
1、從我國的刑事立法層面上可以看出,刑事責任是用以衡量行為人實施的某種行為是否可以將其認定為犯罪或者如何認定其行為是何種性質的刑事法律重要的依據。對確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可以認定為犯罪也可以認為起著指導層面上的意義。
2、從刑事司法層面上可以看出,刑事責任是決定是否適用刑罰、適用何種刑罰和如何適用刑罰的依據或者標準。人民法院的判決必須以事實為依據、法律做準繩,必須根據刑事法律中的明文規定認定其是否為犯罪,
犯何種罪,以及應當接受什么樣的刑罰。所以可以認為其對刑事司法具有標準和依據層面上的意義。
三、刑事責任的發展階段
(一)刑事責任的開始階段
刑事責任的開始時間存在著始于犯罪實施之時和始于法院做出有罪判決之時兩種觀點的爭論,筆者的觀點是開始于行為人進行犯罪活動時,犯罪是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目的,并且實施了犯罪,即行為人實施了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犯罪的種類各有不同,但刑事責任的產生階段大致相同,都產生于行為人進行犯罪活動之時。
(二)刑事責任的確定階段
刑事責任的確定階段是順接刑事責任的開始階段,自公安機關或者司法機關立案時起,至審判機關人民法院做出有罪判決判決時終止。當犯罪行為被發現之時,一直到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的這段時間,可以歸屬為刑事責任的確認、確定階段。
(三)刑事責任的完成階段
刑事責任的完成階段從人民法院做出有罪判決生效時起,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出現赦免等特殊刑罰終止情況時終止。
四、刑事責任的解決方式
刑事責任解決的定義,是指對行為人因實施犯罪行為而產生的刑事責任進行處理解決,使刑事責任歸于消滅或者終止的方式。
1、定罪判刑
我國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根據法律的規定,進行定罪判決,這是刑事責任解決方式首要的解決方式,也是司法實踐中最廣泛的追究刑事責任的方式。
2、免罪免刑
我國刑事法律中規定,對于社會危害性質不大,情節輕微的行為不應當認定為犯罪。
3、歸于消滅
由于特赦、訴訟時效超過時限、犯罪人死亡等,使刑事責任歸于消滅的方式,其后果是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4、特殊處理
這一特殊情形指的是享有外交特權或者外交豁免權的外國人在我國境內進行犯罪活動,應當通過外交這一特殊途徑解決。
五、結語
按照我國一些學者的觀點,應當將刑事責任是與犯罪和刑罰視為同為重要的概念,而現行刑事法律的做法往往是將兩者混做一談的。筆者認為刑事責任與刑罰之間雖界限有些難以分清,難以分割的,但兩者之間還是大相徑庭的。我國刑事法律中對刑事責任規定的不足是缺乏對刑事責任做出專門性的規定,這是對刑事責任在刑法中的相當重要地位很不相稱的。為此,諸多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專門性立法建議,但是還未形成現實的立法。所以,刑事責任形成專門立法或者在刑事法律中形成專門性規定,也是刑事責任今后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