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賀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設備的普及和運用,黨建信息化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建立更加符合時代要求的發展模式,如何將黨的組織管理、思想建設更好地融入互聯網這一發展平臺,以實現黨的建設的更好發展,是當前黨建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將“互聯網+黨建”的模式更好地利用到黨建工作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彌補以前黨建工作的不足,創新發展模式,提高黨建工作的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黨建”;發展歷程;實踐困境;推進策略
一、黨建信息化的發展歷程與階段特征
(一)黨建信息化的發展歷程
我國的信息網絡技術起始略晚于西方發達國家,但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網絡信息化的水平和速度已基本與世界水平持平。面對網絡信息化的發展,我們黨非常重視網絡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的影響,著力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提高黨建水平,完善黨建工作。早在2001年1月,江澤民就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現代社會,各種媒體特別是信息網絡化迅速發展,輿論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需要加強引導”;“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的輿論宣傳,積極發展,充分運用,加強管理,趨利避害,不斷增強網上宣傳的影響力和戰斗力,使之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陣地,對外宣傳的新渠道”。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建信息化是推動黨建科學化、現代化的重要內容”。2018年7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各級黨委要高度重視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的影響,做到網絡發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提高群眾工作水平,加強網絡輿論的正面引導。”
(二)黨建信息化的階段特征
我國黨建信息化工作的發展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電子政務階段。此時我國的互聯網發展正式處于起步階段,隨著互聯網技術推進,網絡黨建進入快速發展期,區別于以往紙質形式、單方面的上傳下達的黨建工作發展形式,電子政務階段黨建信息化形式上主要表現為各種類型的門戶網站的出現,實現黨建工作的信息化、網絡化。第二階段:黨建網頁及網站的建立階段。隨著互聯網對人民群眾生活的深入影響,原有的黨建信息化水平已不能滿足黨建工作的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各級黨組織開始建立自己的黨建網站,其中涵蓋組織宣傳、黨史建設、模范個人等多個板塊。第三階段:移動終端時代的黨建工作階段。在此時期,智能手機和移動終端設備興起,黨建信息化步入移動終端時代。2010年1月,在全國基層黨建工作手機信息系統開通儀式上,國家領導人指出:“將手機等新技術應用到黨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黨建工作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重要體現。”最顯著的形式體現在手機微博、各類黨建APP、小程序的廣泛傳播及興起,各級黨組織開始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利用不同的渠道開展黨建工作,使得人民群眾可以通過更加便捷的方式參與到黨建工作中,以實現全國范圍內黨建工作的互聯互通。這一階段實現了黨建信息化的即時化與黨建網絡的體系化。
二、推動“互聯網+黨建”工作模式建設的策略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在“互聯網+黨建”時代,我們不僅要合理高效地利用黨建網絡推進黨建工作,適應時代要求,實現網絡發展與黨建的高效融合,黨建信息化是黨建工作方式、手段的創新,但更重要的是轉變黨建思維、黨建觀念,對“互聯網+黨建”模式樹立更加深刻的認識。第一,各級領導干部要正確認識和把握互聯網給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主動研究互聯網的特點和規律,掌握充分的網絡知識,熟練運用現代網絡工具,增強網絡素養,進一步強化“智慧黨建”的工作理念,運用互聯網這一平臺更好地為黨建工作服務。第二,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對黨建工作產生的影響,趨利避害,變被動為主動,對為群眾提供公共平臺的互聯網樹立更加虛心包容的理念,面對群眾的各種聲音,以虛心的態度接受群眾監督,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以推動政治生態的改善。
(二)完善線下法規支撐
互聯網是新生事物,對其管理的制度化程度水平相對不高,相應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目前,我國已出臺了《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電子政務工程技術指南》、《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等一系列關于互聯網管理法律法規的文件。但是,這些法律法規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網絡世界的法律界限尚未實現清晰的劃分,對于一些常見的情況如造謠誹謗、人身攻擊等尚缺乏明顯的界定,一旦出現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使黨建信息化的積極作用受到限制。
(三)建設“互聯網+黨建”云服務模式,搭建黨群聯系的橋梁
第一,著力解決目前一些黨建網站存在的“時間差”問題,堅持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思路,打造高效暢通的黨群溝通平臺。各級黨組織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回應機制,推動黨建工作從單向反映向雙向溝通交流邁進,設立專門的云服務窗口,培養專門的服務人員傾聽廣大人民群眾的聲音,對于群眾反映的各種問題及時反饋,給予合理高效的解決。對于關乎人民切身利益的許多決策,各級黨組織運用互聯網這一橋梁,問計于民,密切聯系群眾,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使人民群眾對黨務工作有更多的發言權。第二,充分利用互聯網快速、高效的特點,建立更加集約高效的黨建信息平臺。不斷完善網絡訴求處理,提升黨組織網上服務效能,使服務覆蓋面向更寬領域、更多群體延申,主動回應廣大黨員群眾的訴求愿望,使黨建服務更加高效和便捷。同時,黨建平臺不僅要增強黨群有效溝通這一功能,還要多向完善,開發網上管理功能,完善黨員管理機制,確保黨員做到離家不離黨,流動不流失,作用能發揮,引導黨員干部真正把“互聯網+黨建”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實抓好。總而言之,黨建工作是黨政機關落實服務,強化管理,協調發展的基礎,時處網絡時代,黨建工作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在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前,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網絡的特點和優勢,改進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實現更大范圍的黨建資源交流和共享,在“互聯網+黨建”的模式建設中,積極落實嚴格管理,開創黨的建設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宋久玲.黨建信息化的發展進程與“互聯網+黨建”[A].企業黨建,2017
[3] 孫乾.中央紀委監察部APP開通“隨手拍一鍵舉報”無需實名[N].京華時報,2015.(06)
[4] 儲霞.運用互聯網開展黨建工作的思考[J].理論探索,2012(01)
[5] 劉紅凜.黨建信息化的發展進程與“互聯網+黨建”[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