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光 許志豪 王少華
摘 要:人類在自然和發展社會經濟方面取得了輝煌成績的同時,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經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現實威脅。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緊迫而艱巨的任務。而材料資源,對可持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材料的發展應用,對當前的社會經濟的影響生態環境材料不可動搖的發展地位。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材料;生態管理;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是一種關系到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復合型生態體系,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當今世界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人類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各種污染和破壞,導致各種問題以至于最終危害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破壞了全球的生態平衡系統。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
一、我國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的生態環境同時面臨著兩大類的環境問題: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情況十分嚴峻。我國污染物年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生態環境的污染已經在無形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這樣的現狀已經給我們拉響了警鐘。具體說來,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和原因。
(一)生態環境資源的不合理開發
由于開發、開采等活動取向單一,一方面造成對生態環境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同時也導致大量豐富的生物資源未被合理開發利用。類似這種“重點”突擊、管理松散的開發利用方式情況普遍,既影響到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引發了生態環境的一系列問題。
(二)未能徹底實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措施
隨著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物質需求品的產量也飛速提升,然而事后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的舉措極為滯后,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中國頻頻上演。生產單位的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的基本社會功能與職責一再被利益追求者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污染防治基本上未能得到科學和規劃和實施。同時,生態環境系統的自然凈化等能力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和研究,生產部門不能真正做到生態環保的生產作業方式,以“自然界內部的方式”來化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三)市場機制的消極導向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
以急功近利為導向的市場經濟存在諸多弊端,在利益的驅使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亟待解決。同時,政府部門在地方經濟發展的趨向上容易產生片面的經濟決策,往往偏向于經濟的短期利益忽視了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建設。這就使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走入了“死胡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依舊長期存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貫徹就顯得華而不實。
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當代生態環境的現狀已經十分嚴峻,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管理的規范和統一勢在必行。生態環境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應從現有的環境現狀入手,要有系統的思維觀念,從整體上把握生態管理的可持續性,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生態環境管理。總之,實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管理具有以下幾點重要的意義。
(一)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管理的戰略意義
城市的發展和環境問題息息相關。目前,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城市中的生態環境卻日益惡化。城市是我國主要的經濟基礎,而城市的生態環境污染也不斷制約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和提升,是整個城市發展面臨的一個急迫的戰略問題。因此,進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管理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它是城市發展獲得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者共贏的重要基礎,是當下我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
(二)對生態環境進行可持續發展管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生活,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嶄新理念。對生態環境進行高效、科學的管理,以達到可持續的、自然系統的生態發展,同時也是發展社會經濟的一大保障。其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內容對構建和諧的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三、材料生產和使用帶來的環境和資源問題
材料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先導,一方面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另一方面,在材料的采礦、提出、加工、制備、生產以及使用和廢棄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同時,排放出大量的廢水、廢氣和廢渣又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與生態的破壞,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健康。
在人類社會中大量應用的各類材料,如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煤炭等等,在原料及產品的運輸、粉碎及由各種原料制成成品的過程中,都會有大量的污染物大氣環境中,所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組成、性質、因生產工藝、流程、原料及操作條件和管理水平的不同而異。主要的污染有粉塵。碳氫化合物等,他們會對環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各種材料用過之后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已成為世界性難題。
四、環境材料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人類的生產過程從材料的生產、使用、廢棄的過程來看,可以說是將大量的資源提取出來,又將大量廢棄物排回到自然環境原循環過程,人類在創造社會文明的同時,也在不斷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空間。傳統的材料研究、開發與生產往往過多的追求良好的使用性能,而對材料的生產、使用和廢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危害人類生存的嚴峻事實重視不夠。生態環境材料的研究進展將有助于解決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五、結語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材料是當今世界普遍關注的焦點之一,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的發展觀念,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環境材料是材料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存要求和重要組成部分。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材料的關系密切,必須進一步深入,使之在生態環境保護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歐陽志云.生態服務功能生態價值可持續發展[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0.
[2]司林勝.中國企業環境管理的現狀[J].企業活力,2002(10).
[3]王穎.論經濟增長過程中的城市生態文化建設[J].中國環境管理,2004,4.
[4]何峰.生態環境材料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外建材科技,2001.
[5]霍寶鋒,劉伯瑩.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材料,2001.
[6]王天民等.生態環境材料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2002.
[7]李濤,畢站英.生態環境材料及環境協調性評價,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