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蓮 謝宏 張鷹
【摘 ?要】目的:探討穿刺置管引流治療心包積液結合預見性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9月~2019年4月我院的34例心包積液患者進行研究分析,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7例,患者均采用中心靜脈導管穿刺置管引流,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預見性護理,對兩組的引流時間、并發癥情況等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引流時間比對照組短,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的引流量比對照組少,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引流期間并發癥發生率為6.1%,對照組為19.3%,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χ2=9.496)。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結合預見性護理能夠減少治療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204-02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是治療心包積液的有效措施,但該操作為一種有創的治療方法,術后心室擴張、肺水腫、氣胸等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1-3],預見性護理采取先預防后治療的原則,前期積極評估病人的情況,有助于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優質的個體化護理服務[4-6],本文對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觀察其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心內科于2018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34例心包積液患者,臨床上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現象,胸部CT證實有心包積液,再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7例,患者均采用中心靜脈導管穿刺置管引流。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和預見性護理,內容如下。
1.2.1穿刺前護理方法 ?患者因為對疾病的擔憂和對治療的不了解而會焦慮不安。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講解治療過程,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擔憂,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置管前1~2天指導患者做呼氣后屏氣訓練,提高置管配合效果,要告訴患者不要有劇烈咳嗽,咳嗽強烈時可以使用鎮咳藥物。
1.2.2穿刺中護理方法 ?協助患者取穿刺體位,連接吸氧設施,準備齊全搶救儀器以備急救。穿刺時要求患者將身體暴露,所以病室內要保持安靜,調整適宜的溫濕度,防止患者感冒。協助患者調整穿刺體位,護理人員要協助醫生完成操作,叮囑患者不要在穿刺時咳嗽和活動。如果患者面色蒼白,心悸胸痛,需要告知醫生停止操作,進行搶救。完成穿刺后將患者送至病房。
1.2.3 穿刺后護理方法 ?定期更換引流袋及三通閥,嚴格無菌操作。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黏稠度并準確記錄心包積液引流量。合理控制引流速度,不宜過快,一般為50~80mL/min,300-800ml/d[7],穿刺后應當密切觀察患者體征的變化。積液放出時首次≤l000 ml,控制每天引流量在l 000~2000 ml,仔細觀察引流液的性質和顏色,避免液體放出過快導致縱隔擺動和復張性肺水腫的發生。每次結束引流均給予稀釋肝素2~3mL沖管,肝素帽封管,防導管堵塞。沖管前應注意回抽導管內封存的肝素鹽水,避免封管肝素進入心包腔引起大量心包積液滲出。指導患者采取半臥位以利于引流,加強患者的巡視,避免引流管出現彎曲、扭轉和折斷。患者活動時勿使引流管高出穿刺點,防止出現反流引起逆行性感染。
1.2.4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常見的并發癥引流管阻塞、繼發感染、出血、氣胸及嚴重的心律失常等[8]。護理人員定期進行巡視,使用生理鹽水沖洗管道,疏通堵塞部位。叮囑患者不要劇烈的活動,避免管道脫落,每天進行敷料更換。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3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數(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平均引流時間(3.64±1.6)d比對照組(6.43±0.61)d少,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的日引流量(637.6±106.5)ml比對照組(939.4±367.1)ml少,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7.64%(3/17)比對照組41.17%(7/17)低,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心包積液使用反復穿刺的治療方式會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痛苦,增加感染幾率。現在醫療技術比較先進,穿刺置管引流的方式能夠解決反復穿刺的問題,結合預見性護理可以讓治療的過程縮短,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可使患者保持最佳配合狀態,保證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中和術后的安全及舒適度[9],積極、全面、嚴密的預見性護理措施可以避免嚴重并發癥后果,讓患者的治療更加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王蓓,廖妍妍,王開慧等.降低 Power PICC 相關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7):1599-1601.
[2]孫景真.預見性護理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1): 1487-1489
[3]廖劍云,焦月新,柳陽,彭芳,張愛英.預見性護理在腫瘤患者PICC置管防治并發癥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09):96-97.
[4]張麗,徐淑俠.預見性護理在重度胸腔積液靜脈置管引流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7):37-38.
[5]饒幼琴,黎淑珍,石麗文,鄧碧池,陳煒.3M加壓固定膠布配合預見性護理降低血液透析直接動脈穿刺點出血風險的價值觀察[J].現代醫院,2018,18(07):1079-1081.
[6]張瓊芝.肝穿刺活檢術的預見性護理[J].湖北中醫雜志,2014,36(05):52-53.
[7]邵梅,朱艷,盧萍.預見性護理在胸椎穿刺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3,(25) :242-243
[8]齊丹青,姚濟榮,杜漢萍,張雪,薄雅萍,唐虹.預見性護理降低股動脈穿刺點局部血腫發生率的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4,23(06):539-541.
[9]王義軍.預見性護理在減少肝癌患者動脈介入化療栓塞術并發癥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1):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