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芮
摘要:話劇是一種由西方國家傳入到我國的舞臺演出活動,迄今為止已有超過一百年的悠久歷史。隨著觀眾們喜好的不斷變化,也隨著我國藝術觀念的不斷發展,話劇當前已經成為了我國重要的演出活動,受到了觀眾們和文化部門的重視。但是現階段話劇表演以及話劇劇本的撰寫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話劇核心文化內涵的傳播中,缺少了對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的傳播,在演出過程中觀眾們感受不到這一內涵,從而使得話劇表演與當下文化的主旋律脫節。
關鍵詞:紅色精神 紅色文化? 話劇表演
一、現階段話劇表演中存在的不足
話劇表演在我國雖然經歷了上百年的演變和發展歷程,但是現階段的話劇演出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不僅僅是文化內涵的缺失,也包括話劇感染力不足等問題。想要讓話劇演出更符合主旋律,符合現階段的文化發展需要,首先需要認清的是當前話劇表演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得到針對性的改進。
1.1話劇表演選材多來源于西方文化
話劇表演以寫實為主,通過較為真實的背景布置以及演員們傳神、逼真的表演,讓觀眾們可以感受到話劇角色的魅力,同時也可以深入的感受到話劇想要傳達出的思想。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劇本作者以及演員們將重心轉移到了話劇的社會功能上。也就是說話劇表演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小說、歌舞劇的再現,更多的是考慮到將社會動蕩局面、社會主旋律加入到話劇表演中,借助演出來向觀眾們傳輸文化觀點。
現階段的話劇表演更多的是通過重現經典著作、經典片段等方式來吸引觀眾們的目光。雖然表演內容沒有任何負面信息,但是這些經典片段主要集中在西方文學作品中,而對于中國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或紅色文化的體現和傳播則寥寥無幾。大部分的話劇演出以文學作品,尤其是愛情故事為主,主張宣揚浪漫愛情故事。今年是我國建國70周年,在抗戰時期我國有很多次取得大捷的戰役,而且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偉人的事跡值得發揚光大。借助話劇表演,可以更為直觀地再現出戰時的緊張氛圍,也可以讓觀眾們更為直觀地感受到抗戰時期的艱苦環境以及戰士們的奮斗精神。
1.2背景布置仍有欠缺
一個好的劇本想要獲得觀眾們的追捧和好評,除了對劇本本身的內容有十分高的要求以外,在表演的過程中,對于演員以及現場環境布置都有著較為細致的要求以及比較嚴格的標準。話劇舞臺的背景需要根據每一幕演出內容的不同,及時進行更換和調整。
現在的話劇演出對于背景裝飾的更換和設計存在明顯的偷工減料、懈怠等現象。演出方對于背景裝飾的制作并未要求一比一真實還原,但是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根據演出內容進行設計,并且根據每一幕演出的內容來進行分組歸類,并安排人員負責切換。但是在實際的制作以及更換過程中,工作人員由于對演出內容以及流程不熟悉,頻繁出現更換不及時以及更換錯誤的情況。背景裝飾出現錯誤,會影響到觀眾們的觀看效果,而且演員們在演出的過程中,也不能夠借助道具來完成特定的表演動作,演出效果大打折扣。而且,過分顯眼的背景道具也會產生喧賓奪主的影響,不利于觀眾們專心致志地欣賞話劇演出。
二、紅色精神在話劇表演中的應用
通過話劇表演傳達紅色精神,不僅僅可以借助一個優秀的劇本和一場精彩的演出來實現,也可以借助幕布背景、演員的表演來讓觀眾們更為直觀地感受到話劇表演中蘊含的思想。
2.1參照歷史事件撰寫劇本
一個話劇表演是否成功,不僅僅考驗話劇演員們的表演水平,對于劇本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劇本的撰寫不僅僅要考慮到演出時間的長短,也要考慮到劇情的不同階段以及想要表現的內容。想要向觀眾們傳播紅色精神,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演出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劇情,讓觀眾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感受到話劇的內涵,在情節選取上可以優先考慮選取經典戰役或者是歷史活動。
萬里長征在我國紅色影視劇中是比較常見的情節,通過展現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來向觀眾們傳播紅軍不怕遠征難更難的毅力和思想,讓觀眾們感受到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在編排與長征相關的話劇演出時,劇本的撰寫可以截取長征前期、中期以及后期三個階段中比較重要的事件。同時為了突出長征路上的重重困難,在編寫劇本的時候,也可以在外部環境的描寫以及人物性格沖突等方面加以渲染。除了萬里長征以外,編劇們可以將經典紅色小說的內容改編成劇本,比較典型的文學作品是《紅巖》、《保衛延安》等,這些小說都是比較經典的紅色文學作品。編劇們借助這些小說也可以創作出符合當下主流文化的話劇演出,而且小說內描述的場景也可以通過話劇演出展示出來。
動蕩時期的話劇演出往往過分表現了人們的負面情緒,將社會問題通過舞臺放大出來,雖然能夠引發觀眾們的共鳴,但是并不能夠傳輸正確的價值觀和文化內容。話劇演出不僅僅是社會現象的表達和再現,也應該向觀眾們傳輸積極、正面的文化,即便是在動蕩時期,也要利用舞臺表演來為觀眾們帶去希望。而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下,創作出的劇本應該是憶苦思甜、具有凝聚力和感染力的,這樣才能夠通過演出將紅色精神傳達出來。
2.2提升幕布裝飾的設計水準
為了讓整場話劇表演更加生動、更富有感染力,除了劇本的編寫以外,也需要提升幕布裝飾設計的水平。在設計幕布的時候并不需要將所有的裝飾全部制作出來,可以根據每一步演出的核心劇情,設計出具有標志性的道具,讓觀眾們在觀看演出的時候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演員和演出本身,而不是被幕布裝飾過分吸引。蘊含了紅色精神的話劇表演并不是要求每一場的道具都是黨徽、國旗等具有鮮明特點的標志。
根據劇情的發展也可以制作出模擬戰火連天、戰士們前赴后繼等畫面的裝飾,借助舞臺的燈光變化,讓劇情更加起伏跌宕。為了避免影響演出效果,幕布的設計和布置應該盡可能簡化,將背景的作用弱化,保證可以烘托現場氣氛即可。在演出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演員的肢體和語言能力,將臺詞有感情、生動地的表現出來,借助場景的切換讓整場演出更加流暢。
三、結束語
借助話劇演出傳播紅色精神,可以讓觀眾們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思想內涵,而且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觀眾們也會被現場的氛圍所感染,將自己帶入到演出和角色中。一場高質量的話劇演出,對于紅色精神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更符合了當下的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劉培清. 話劇舞臺表演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J]. 環球市場,2018,(32):239. [2] 伍益中. 從“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感受紅色文化魅力——以話劇《永不凋謝的姊妹花》為例[J]. 藝海, 2014(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