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榮 袁婭葒
【摘 要】目的:分析基礎護理下優質護理運用在結腸癌術后并發腸瘺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選取我院收治的124名結腸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62人)與觀察組(62人)。對照組實施基礎護理干預,觀察組利用優質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好轉率為95.15%明顯高于對照組75.8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干預在結腸癌術后并發腸瘺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保證患者健康。
【關鍵詞】基礎護理;優質護理;結腸癌術后;腸瘺致腹腔感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135-02
結腸癌是臨床中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主要發病人群為40歲左右的中年人,而對于該疾病的治療,臨床主要以手術為主,但是對于結腸癌手術的患者,術后很容易出現腸瘺,這也是較為嚴重的并發癥,而在腸瘺下,還會導致腹腔感染,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極為重要[1],本研究主要分析基礎護理下優質護理運用在結腸癌術后并發腸瘺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特選擇12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7年1月~2018年1月,選取我院收治的124名結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且按照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62人)與觀察組(62人)。其中,對照組62人中,男性41人,女性21人;年齡30~55歲,平均年齡(41.72±3.22)歲;觀察組62人中,男性40人,女性22人,年齡31~57歲,平均年齡(42.17±3.12)歲。兩組選取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基礎護理干預,主要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環境、飲食、治療等方面的干預,而實驗組患者則在基礎護理上采用優質護理干預:①心理干預,結腸癌術后腸瘺導致腹腔感染的患者治療時間較長,加上腸瘺會導致患者出現腹痛以及腹脹的癥狀,這給患者的心理造成嚴重折磨,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大和患者的溝通力度,告知患者心理因素給疾病帶來的優勢,不斷的鼓勵患者,予以患者心理支持,逐漸改善其不良情緒[2]。②腹腔引流干預,護理人員應將患者漏出的腸液進行引流,防止腸液集聚在腹腔進而形成膿腔,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暢性,不可扭曲和打折引流管,固定引流管后,避免移動,密切關注患者沖洗液的速度。③加大基礎干預,護理人員應加大對患者生命體征的檢測,主要為心率、意識等方面的觀察,同時告知患者正確的飲食方式,以高蛋白食物為主。另外,在手術后,腸瘺腹腔感染的患者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腸梗阻,因此應進行禁食禁水處理,予以腸道減壓,并采用抗感染以及生長抑制等治療[3]。
1.3觀察范圍
分析上述患者的治療效果
治療效果利用卡氏評分,顯效是指患者治療后的卡式評分提高超過20分;有效是指患者治療后的評分提高在10~20分之間;而無效是指患者治療后卡氏評分提高低于10分,或者分值降低[4]。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統計分析,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采用x?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好轉率為95.15%明顯高于對照組75.8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腹腔感染時導致腸瘺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有效的護理干預也置管重要,優質護理干預是在基礎護理干預上衍生出來的,其護理范圍更加的全面和科學,全面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先從患者心理入手,提升患者的依從性,隨后在從引流、日常等方面入后,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保證患者的健康[5]。
綜上所述,對于結腸癌術后并發腸瘺致腹腔感染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較為可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保證患者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青妹,吳菊蘭,李素, 等.優質護理在結腸癌術后并發腸瘺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9):189 -191.
[2]劉慧珍. 優質護理在結腸癌術后并發腸瘺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36):152-153.
[3]張鐵新.結腸癌術后并發腸瘺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護理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5):214-215.
[4]肖艷茹. 結腸癌術后并發腸瘺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護理[J]. 醫療裝備, 2016, 29(23):161-162
[5]洪之武. 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鐵劑治療腸瘺致腹腔感染患者貧血的臨床研究[D]. 南京大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