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千琳



摘 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家長參與嬰幼兒保健工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接受某社區醫院健康指導的84名嬰幼兒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給予對照組嬰幼兒家長常規的保健工作指導,給予觀察組嬰幼兒家長常規保健指導的基礎上,增加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指導,然后從保健工作知識掌握情況、家長積極主動安排嬰幼兒進行體檢與疫苗接種情況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調查。結果:觀察組家長的保健知識掌握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家長主動為嬰幼兒進行體檢與疫苗接種率高于對照組,且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與常規的保健工作指導相比,以健康教育為主題的社區保健專題指導能夠增加家長對嬰幼兒保健工作的重視度和認知度,使其以科學的方法、規范的操作來確保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并且效果顯著,值得在社區嬰幼兒保健工作指導中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健康教育 社區 嬰幼兒家長 嬰幼兒保健工作 有效性
健康教育作為社區醫院嬰幼兒保健工作指導的重要內容,是社區醫院面向家長開展的以嬰幼兒保健知識和技能傳授為主的指導工作,在提升社區兒童保健效果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為深入研究健康教育在改善家長參與嬰幼兒保健工作的習慣和效果方面的價值,本文以某社區醫院為例,進行了針對性的分析,現就相關情況梳理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接受某社區醫院指導的84名嬰幼兒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并對相應的嬰幼兒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將所有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家長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齡26~54歲,平均年齡(32±5.32)歲,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28例,高中及以下學歷14例;觀察組家長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28~56歲,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專科學歷30例,高中及以下學歷12例。兩組家長中,包括性別、年齡、學歷等在內的一般資料信息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給予對照組嬰幼兒家長常規的保健工作指導,其內容主要包括嬰幼兒保健知識、嬰幼兒飲食知識和嬰幼兒體檢與疫苗接種知識講解。
給予觀察組嬰幼兒家長常規保健指導的基礎上,增加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指導。健康教育的內容及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健康教育意識培育。每個工作日,社區醫院工作人員通過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臺向家長分享健康教育方面的典型案例,用知識的事件來強化家長嬰幼兒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家長對保健工作的重視度。
(2)嬰幼兒保健知識教育。社區醫院定期組織開展嬰幼兒健康知識講座,講座現場發放相關知識手冊,并對家長在保健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通過微信群、QQ群推送嬰幼兒保健工作方面的知識,擴大家長保健工作的知識面;通過醫院大廳電視機、微信群、QQ群分享一些保健工作操作視頻,提升家長保健工作操作的規范性和技能型。
(3)入戶指導。社區醫院工作人員每周到家中了解家長在嬰幼兒飲食保健工作方面的開展情況,對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現場指導和糾正,幫助家長形成良好的嬰幼兒飲食習慣管理方法,確保嬰幼兒飲食結構的合理。
(三)觀察指標
對兩組嬰幼兒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指導6個月后,最終分別從保健工作知識掌握情況、家長主動安排嬰幼兒進行體檢與疫苗接種情況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定量類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類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2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
二、結果
(一)兩組家長保健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觀察組家長的保健知識掌握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二)兩組嬰幼兒體檢與疫苗接種情況對比
觀察組家長主動為嬰幼兒進行體檢與疫苗接種率高于對照組。且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三、討論
健康教育作為社區醫院針對嬰幼兒家長開展的保健知識和技能指導工作,在實際嬰幼兒保健工作中的開展,為家長與社區醫院之間的交流學習提供了科學的方式,也為家長嬰幼兒保健工作的常態化、高效化開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與社區醫院常規開展的嬰幼兒保健工作指導活動相比,以健康教育為主題的指導活動在內容和方法上更加突出了精細化和人性化,通過醫護人員與家長之間的常態化溝通來交流和解決家長在保健工作參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家長提升嬰幼兒保健工作的技能。而研究結果也表明,與常規指導工作方式相比,健康教育活動在提升家長保健知識掌握情況、培養嬰幼兒良好飲食習慣、保證家長積極主動參與嬰幼兒體檢與疫苗接種等方面具有顯著性的效果。
綜上所述,基于常規保健工作指導基礎上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能夠豐富嬰幼兒家長保健知識掌握和運用情況,培養嬰幼兒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嬰幼兒體檢與疫苗接種活動及時開展,從而促進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值得保健工作開展中重點應用。
參考文獻:
[1]蔡建紅.新型健康教育對社區嬰幼兒家長在兒童保健參與度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12):159-160.
[2]李燕.健康教育對社區嬰幼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6):171-172.
[3]劉雅靜,呂福英.健康課堂對提高0~12月齡嬰幼兒家長保健知識水平的探討[J].首都公共衛生,2014,8(0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