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維苗
關鍵詞:立德樹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
一、立德樹人對職業教育的意義
(一)立德樹人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
所謂的立德,指的是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樹人指的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把立德樹人內化到職業教育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還能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愛國精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提高我國人才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中國特色職業教育要走向世界的舞臺,必須堅持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完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一方面要強調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讓學生掌握就業技能。所以說立德樹人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
(二)縮小城市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鴻溝
我國農村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教育發展落后。職業教育承擔著大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重任,對縮小城市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鴻溝具有重大的意義。在職業教育發展的初期,針對性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技能,忽視立德樹人,學生年齡小缺乏對社會的客觀認識,空閑時間多自由出入校門,通常容易被不法團伙引誘做違法犯罪的事情。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立德樹人成為了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職業教育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糾正學生錯誤的行為與錯誤的觀念,引導學生走向正軌。
根據報告,中職院校每年300多萬畢業生85%以上是家庭第一代大學生,52%來自農村家庭,這些學生面向基層,為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地區緩解了極大的人才壓力,解決了當地的民生問題。
(三)社會主義發展對職業院校提出立德樹人的新要求
職業院校的發展是階段性的,不同階段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職業教育培訓目標。進入新時代,社會主義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對人力資源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社會主義發展要求職業教育堅持立德樹人。通過立德樹人培養出兼具良好品性,表達溝通,技能技巧等綜合性人才。
二、探討基于立德樹人的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的研究
(一)落實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指的是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信息時代和智能時代的到來,經濟發展方向轉變,產業不斷的升級。職業崗位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綜合素質,自信和健全人格成為了職業教育的新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基礎環節。
首先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重理論輕實踐,教師填鴨式的教學,學生叫苦連天,甚至產生厭學情緒。教師可以引進新的教學方式,以興趣為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采用微課的教學方式,教師利用短視頻為學生講解教材的重難點,然后花更多的時間與學生溝通,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術技能。
其次是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要經常觀察學生的課堂行為,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積極引導學生走上學習的正軌。比如有些學生文化成績差,所以在學習物理或者是英語這種比較難的科目就會非常頭疼,選擇自暴自棄,所以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讓學生明白雖然現在學習看起來很痛苦,但是在學習積累之后將會收獲豐滿的果實,以此來鼓勵學生從頭開始。
最后是勵志教育,學生文化成績差,對于學習缺乏自信。教師可以利用德育課的時間,讓學生觀看勵志電影,并且借助電影的主題鼓勵學生人生還有千千萬萬的機會。
通過在職業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找回學習的自信,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潛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觀努力,學生會從“問題學生”轉變為實用性人才。
(二)堅持立德樹人
進入新時期,職業教育從注重技能技巧的培訓轉變為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把立德樹人真正的融入到了育人的全過程。堅持立德樹人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是結合德育教育課程,在德育教育課程中滲透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德育課堂上教師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增強愛國情感,強化國家認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引導,讓學生找尋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并且通過不斷的努力與奮斗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其次是充分挖掘各門課程中的德育內涵。立德樹人不僅僅是德育老師的任務,更是各科老師不可推卸的任務,將思想政治理論與課堂教學,實習實踐等環節融入到一起,既可以提高學生道德素養,又可以加強學生專業技能。比如汽修專業,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專業勵志真實故事,讓學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者是講解道德案例,約束學生的行為。這樣既可以對學生起到警示作用,又能讓學生變得更加積極進取。
最后是將立德樹人融入到校園職業文化中去,打造地方特色校園文化。比如為新生開設入學教育必修課程,在這門課程上,教師將立德樹人的精神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以使命感和榮譽感促進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
(三)重視立德樹人
職業院校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為了順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要重視立德樹人。
比如教師以身作則,發揮引導作用。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行為舉止的模仿者,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言傳身教,發揮自身對于技術技巧不斷探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不斷突破自己的精神。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選出一名勞模代表,讓其成為教學中的典范,培養學生的敬業意識。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實踐教學,社團活動,指導學生養成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職業素養。
三、總結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職業教育必須要做到落實立德樹人,發揮立德樹人的作用,重視立德樹人,只有這些職業教育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