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卉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音樂;課堂教學
音樂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音樂課程的學習,初步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形成音樂學科的素養,并與其他學科的素養有機結合形成個體核心素養。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并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下面,我就針對如今高中音樂教學現狀談談自己的一些薄見。
一、教材內容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顯示,現在的學生熱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可以如數家珍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復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從一個教育者應有的工作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憑心而論,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和教材也存在著許多問題。
二、音樂鑒賞課教學成果不容樂觀
音樂鑒賞是高中音樂學習的重要內容,是音樂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高中音樂教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初中音樂教學的延伸,在全面培養學生音樂素養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高中的音樂鑒賞教學,可以使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文化感知能力不斷得到提升。高中音樂鑒賞課應當讓學生在感受、體驗音樂作品魅力之時,在審美感知、音樂表現、音樂文化理解方面得到整體提升。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準確定位的音樂鑒賞教學,準確定位的音樂鑒賞教學能夠促進音樂素養的培養。
然而,現實的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審美價值得不到體現,音樂素養得不到培養。課堂教學無序,教學內容脫離音樂本體。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陳舊。總的來說,行為現狀與核心素養培養理念相去甚遠。這一狀況引發了筆者的深層思考。
三、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建議
1、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2、改變教學方式,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樣的教學方式,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癥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
3、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要注意師生的情感交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學生一同學習。只有讓學生親其師,學生才會信其道。
4、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若是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后還須努力,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
5、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在新課程背景下,重視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不但能夠推動音樂教學的創新,更能夠為音樂學習方式的轉變創造有利條件。高中新課程改革是為實現高中教育教學目標服務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理念。在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中,確立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課程理念,構建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與音樂教育基礎性相結合的,能夠體現時代性的高中音樂教育內容體系,是培養高中生文化核心素養的關鍵。然而,教學內容的單一性容易打擊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高中音樂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多元化需求,對所學的音樂必修課進行整合和補充。例如,在教授音樂劇單元時,可對單元結構進行調整,補充和完善專門的音樂劇賞析環節,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條件。
6、重視教學反思,在經驗中不斷成長
作為音樂老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吸取更多的實戰經驗,取長補短。因此,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推廣,對于教師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音樂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對音樂教師的教學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挑戰。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時刻將自己的音樂教學與音樂素養培養要求相對照,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音樂教育規律,要注重學生的音樂知識、技能與方法的積累以及對文化藝術多樣性的理解和尊重,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意識和基本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彰顯學生的獨特個眭。同時,還應該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素養。只有不斷去努力鉆研和探討新的音樂教學方法,不斷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才能提高自身素質,真正走進新課程,為素質教育的實現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