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
摘要: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相較于其他工程而言具有涉及工種多、人員流動性高等特征,因此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極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造成工程事故的發生。本文就基于此,利用層次分析法對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的風險進行分析,旨在切實提升土地整理項目工程實施期間的穩定性及有序性,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分析
1、概述層次分析法
1.1層次分析法概念
層次分析法在20世紀70年代被美國運籌學家提出。層次分析就是一種將事物定向與定量相結合,并進行系統化及層次化的分析方式。在實際層次分析過程中,需應用網絡系統理論及多目標綜合評價等手段,對定向及定量層次權重進行全面分析,為重大事項提供關鍵性決策依據。
1.2層次分析法內容
層次分析法主要就是將一個復雜且具有多目標決策的工作,諸如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看作一整個系統,將多目標分解為單個目標、標準或約束原則等多個層次,而后通過定項指標模糊分析法計算出目標層次排序及總排序,最后以排序情況規劃出多決策解決方案[1]。不僅如此,層次分析法可將決策事項依照總目標、子目標及評價指標等不同順序分為不同層次的結構,而后利用求解判斷的方式確定目標矩陣向量,對比分析不同層次元素之間的性質,最終判斷出的最為完善的目標方案。
1.3層次分析法原理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為依據問題主要性質及其最終需要達成的目標,將問題分為不同目標及組成因素,依照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聯及影響,將其劃分為不同層次的聚集體,并以此形成多層次目標結構模型,最終為問題決策方案就措施中重要權值進行判斷,以更好的制定出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1.4層次分析法主要步驟
層次分析法主要分為以下步驟:第一,構建層次分析模型。將決策目標、評價指標及決策管理對象之間依照相互之間的關系分為最高層、中間層及最低層,以此形成具有等級層次的模型。其中,最高層主要是指問題決策目標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最底層則是指問題解決過程中的預備方案;中間層為問題各目標層次衡量過程中的各項影響因素及實際決策標準;第二,分析及比較層次矩陣。在比較及權重層次內因素時,應注重對權重結果的動態管理,即將不穩定因素兩兩進行比較,采用相關評定標準,提升各因素比較過程中的準確性及全面性。
2、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分析的理論研究
在對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進行風險分析之前,應事先對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因素進行分類。現階段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包括質量風險、管理風險、施工程序風險、技術風險、環境風險及其他風險等。其中,土地整理項目工程質量風險主要就是指因主客觀因素造成土地整理項目工程最終質量不符合相關設計標準的問題[2]。而導致土地整理項目工程整體質量有待提升的因素有施工材料質量不高、施工技術應用不規范、施工機械設備運行故障頻繁發生等;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管理風險主要就是項目管理期,間因管理機制不健全或執行力不高等問題造成風險;土地整理項目工程工序風險主要是因工程設計監管不嚴或工程測量期間存在誤差而造成的工程變更、返工等現象,對工程質量及施工效率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土地整理項目工程技術風險主要是因施工人員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不達標,難以滿足工程設計要求,造成工程事故發生等工程風險;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環境風險就是工程在實際施工期間受到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影響造成的風險性。自然環境風險為氣溫、天氣等自然條件使得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進度滯后,甚至難以履行合同內容。社會風險是由于當地政府部門對周邊居民協調工作沒有做到位,造成的工期延誤等問題造成。
3、層次分析法在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分析中的具體應用
3.1建立土地整理項目工程評價模型
在將層次分析法應用在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分析中時,需首先構建起土地整理項目工程評價模型,注重評價模型中目標層、指標層及預備方案等之間的等級劃分。
3.2明確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重點
注重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評價內容的設定。由于土地整理項目工程具有長期性及復雜性等特征,因此其所涉及到的風險因素也存在巨大的差異性,故在進行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研究的過程中,應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風險因素進行權重。不僅如此,土地整理項目工程各層次風險因素中也分為不同等級,故為切實提升層次分析效率,相關工作人員也應針對土地整理項目工程實際需求及特征,選擇更具代表性的不同風險。
3.3建立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評價指標
在利用層次分析法分析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時,也應通過風險來源及其各自包含的內容建立起風險評價指標。具體來說,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將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因素分解層不同的目標層、準則層及方案層,確定各個層次之間的隸屬關系,從而為分析土地整理項目工程各風險權重奠定堅實基礎。
3.4對比土地整理項目工程各風險因素
3.4.1層次分析矩陣的判斷
結合層次分析法對土地整理項目工程中各風險因素進行權重的過程中,應的通過層次分析對結構矩陣進行判斷。具體來說,以層次矩陣某一層次及因素為評判標準,對下一層風險因素進行兩兩對比,形成層次判斷對比矩陣,以此分析出不同層次風險因素的重要性。針對成對矩陣分析法,將分析結果特征向量及矩陣的一致性進行判斷,以最終得出一致性評價指標。
3.4.2層次分析風險因素一致性檢測
在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層次一致性檢測過程中,主要分為單排序一致性檢測及總排序一致性檢測。具體而言,單排序一致性檢測應針對不同層次的矩陣解出對應方程式,判斷出層次向量與上層次向量重要性的標度,提升兩兩對比權重的規范性;總排序一致性檢測需注重不同層次之間的比較尺度,明確判斷此種尺度上的差異性,防止差異性較為顯著對最終分析結果準確性及全面性造成的不利影響,以此提升總排序一致性,充分發揮出層次分析法在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分析中的積極作用。
4、總結
總而言之,利用層次分析法對土地整理項目工程風險進行深入研究,我們不難發現,當前土地整理項目工程中,因施工材料質量所造成的工程事故數量最多,施工單位組織管理、自然環境風險、建設單位監管等內部風險也嚴重滯后土地整理項目工程施工進程,因此在實際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管理過程中,應提升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及監理單位三者之間的聯合性,嚴格依照施工圖紙及施工組織設計要求管理工程各個環節,做好風險控制及轉移工作,切實推動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穩定有序的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1]張明,董利民.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城市土地整理項目風險評估模型[J]. 湖北農業科學,2006(04):396-399.
(作者單位: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