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新葉
摘要:通過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社區服務專業化、市場化;優化經營管理模式,促進社區服務精細化、一休化;融入互聯網+服務模式,促進社區服務動態化、品質化等措施,切實失去專業化管理背景下的后社區時代經營管理高質量發展水平。
關鍵詞:社區服務;經營管理;后社區時代
隨著油田專業化改革的深化與發展,當前,社區服務在水電氣暖、社區、醫療衛生、綠化環衛、老年等職能業務逐步剝離的專業化改革背景下,原有的社區管理服務功能正逐步向專業化、社會化和市場化服務發展,在去社區“辦社會”功能的后社區時代,作為區域管理中心要堅持一切圍繞價值引領、一切圍繞價值創造,緊扣新時代服務功能定位,聚焦1+2+2績效考核體系貫徹落實,著力推動服務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深化社區服務體制與運行機制革新,以價值引領和實現社區服務市場化高質量發展。
一、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社區服務專業化、市場化
服務是社區生存之根、效益之源、發展之本。油田社區服務要主動融入東營市城市化、城鎮化、工業化建設進程,瞄準專業化、智能化、高端化、特色化、集約化發展路徑,以社區服務轉型升級為抓手,持續提升社區服務品質,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行業的影響力,助力油田發展專業化、區域經濟社會化和社區服務市場化邁向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社區服務專業化發展要緊緊圍繞自身價值提升和促進價值創造為核心,積極探索和不斷提升社區服務標準、服務規范、服務模式,逐步形成和打造社區服務行業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發展品牌,持續鞏固社區服務的市場競爭實力,持續夯實社區服務企業化、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的發展基礎。社區服務要以以提升社區服務標準、服務品質為抓手,著力完善社區服務體系,著力深化體制機制創新,著力優化服務發展環境,不斷提升社區服務發展水平,形成與打造一流油田相適應的行業發展新格局。
圍繞提升服務標準,有序推動動力變革。要抓住以“互聯網技術”為標志的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機遇,努力推動社區服務向智能化、產業化轉型升級,發展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將精細化、精益化體現在社區服務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角落,著力在日常管理、運營管理、環境管理、應急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升標準化、制度化管理水平。要全力推動“智慧社區”建設,以“智慧社區”提升服務體驗、創新工作模式、促進轉型升級。要全力推動“幸福社區”建設,科學處理好專業化發展與經濟發展、社區發展的關系,讓社區服務充滿活力、管理充滿智慧、環境充滿陽光,壯大社區服務綜合實力,加快打造具有油田區域乃至東營區范圍內一流核心競爭力、一流品牌美譽度的社區服務企業。
圍繞提升服務標準,有序提升運行質量。要探索和創新社區服務開展居家養老、定制旅游、家政、房屋租賃、綠色智能家居等服務。要鼓勵加強服務功能集成,積極引入社區智能零售和自助服務終端。要聚焦社區服務關鍵環節和重要環節,大力推進社區服務標準化建設,打造社區服務標準化示范項目。要大力開展質量管理培訓與學習交流,鼓勵社區服務企業參與質量認證,進一步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促進社區服務的便民化、精細化、精益化和專業化。
二、優化經營管理模式,促進社區服務精細化、一休化
首先,要積極構建以消除浪費、降本增效、節支降耗為目標,以績效持續改善為核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的精細管理模式,由單一化向系統化轉變,由部門管理向業務管理轉變,明確責權利,理順職能分工,從注重一個部門管理協調向多部門、跨專業高效合作轉變,促進相關考核部門更好發揮好總協調、總指揮的功能。其次,要大力加強經營管理考核制度體系建設,結合社區行業特點、單位與部門工作實際,不斷健全完善考核制度體系,充分發揮制度的指導、規范、約束和保障作用,強化制度執行,提高經營管理考核效率。
其次,要創造良好的社區經營管理環境。良好的社區經營管理環境是確保社區經營秩序的重要基礎與保證。要實行內部一體化管理,打區域限制和單位壁壘,統籌優化、整合、共享各類經營管理資源,通過推進優勢互補和深度融合,拓寬經營管理資源共享渠道,釋放經營管理資源潛力。同時,要借助主營非主營、油田與地方,共建共創共享一體化發展的優勢,不斷優化社區資源配置,形成決策資源同一平臺、人力資源統籌協調、公益資源內外優化、經營管理資源共享,逐步建立起更具融合性、更具操作性的共建共管共商共促的良好運行模式,為促進社區經營管理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三、融入互聯網+服務模式,促進社區服務動態化、品質化
社區服務的對象在職工群眾。要重點圍繞回應職工群眾期盼,不斷滿足新時代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著力解決社區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核心問題,不斷提升行業發展品質、環境品質、服務品質,持續提高社區基礎服務保障能力和優質服務均衡化水平,加快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優質高效的社區服務體系,持續增進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扎實開展服務品質提升行動。以滿足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社區服務需求為目標,以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方式、美化服務環境為著力點,開展社區服務品質提升行動。要重點抓好“環境硬件”改善和“服務軟件”提升,推進服務窗口和服務崗位的規范化建設,不斷增強社區服務的品質感、體驗感、互動性、舒適性。要不斷強化動態化管理與服務提質升級,推進互聯網技術與社區服務深度融合。要探討完善線上線下合一、前臺后臺聯動的社區服務新模式。要適時推廣“互聯網+”服務,鼓勵社區服務通過互聯網平臺公開社區服務相關信息,加快推進與商業零售、文化、旅游休閑、餐飲、醫療健康、教育、體育等其他生活性服務業的融合發展,鼓勵社區服務通過跨界融合、聚合共享等方式,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和共享經濟等新經濟產業形態。
全面提升社區從業人員素質。要加強品質提升經驗總結和交流學習,抓好社區服務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快推進職業行業自律管理,提升社區服務人員的職業形象和服務品質。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為社區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